跳至内容

评论| 邵家臻:“废青”作为武器

面对狭隘、主流的废青论述,“废事理你”是一种回应策略,而重构意义则是另一种进路。

一年容易又O Camp(迎新营)。当年大学生被视为天子门生,今天就是玩O Camp的废物,甚至有团体呼吁举报O Camp淫贱game,成功举报者可获2000元奖金。“废青”,真是一个形容青年的关键字。它已经远远抛离双失青年和隐蔽青年了。什么“废青事务委员会”、“香港杰出废青”、“你的废青指数”、“废青主义”等貌似“恶搞”实质借力打力的反击,又是话中有话,不容少觑。

左翼、无出息、港孩

废青一词,据说是香港本地创作,是右派自由主义智库组织“狮子山学会”创办人之一李兆富于2011年大闹当时有左翼青年争取全民退休保障,在剑拔弩张之际,产生出来的。在〈废青不敢面对的12件事〉(2011年11月3日,《爽报》)和〈废青的三大特点〉(2011年11月7日,《爽报》)中,李说:废青不废青,不在年龄,而在心态,包括“唔长进”、“赖得就赖”、“老奉”。这些特质与其说是标签青年,不如说是标签左翼,以反击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异议。

房屋署于2014年年底表示会研究对拥有专上或以上学历的公屋申请者实施扣分,消息一出,社会矛头直指“大学生”,指其“无志气”、“贪着数”,与其他基层家庭“争公屋”。当时的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陈振彬更以“大学生轮公屋没出息”;地产公司创办人施永青亦说:“向下望会向下流”,来将“废青”跟住屋选择挂钩起来。自此,废青就成“没出息的左翼青年”的代名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