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施懿伦:“中信金”是金融业的“旺中案”吗?

中信银行作为服务于中国政府政经战略的金融机构,其经济行动同时也是政治行动,即所谓“以商逼政”。

施懿伦:“中信金”是金融业的“旺中案”吗?
客户进入中国中信银行。

据《苹果日报》今年6月30日报导:

中信金已与中国中信集团签定策略联盟协约,中信金以116.7亿元取得中国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银行所属(中国)100%股权;同时以私募方式引进中国的中信银行资金,取得中信金3.8%股权,成为中资入股台湾金融业的首例,也成为股东会上各界热烈讨论的重点......

民间团体经济民主连合召集人赖中强率众至股东会场外抗议,并以股东身份发言表示,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恐持有质量不良的中国政府地方债,花大钱恐怕买到的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并质疑这项策略联盟会有泄露个资的问题。

或许正因为是第一次中资入股台湾金融业的案例,才引来如此风波。有论者认为这是金融业的“旺中案”,而中国中信是中国国务院控制的国家战略企业。这种看法认为中国中信承载了中国政府的意志,且北京可以透过台湾中信金这个重要中介来影响台湾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

那么,中信银行如何承载中国政府意志呢?我认为这可以简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历任中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无一不是中央政府或中央国企的重要干部,二是甫成为台湾中信金股东之一的中信银行亦有超过一半的股份由国家直接持有。至于要说明中国中信战略性金融机构的性质为何,或许没有比“一带一路”更适合的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