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黄洪:政治失能 民生遭殃

要解决“政治失能”的困局,“强人政治”或“寡头政治”只是饮鸩止渴的办法。

黄洪:政治失能 民生遭殃
黄洪:梁班子明显是要打民生牌及经济牌,希望借此来挽回低落的民望,为出任下一任特首造势。图为特首梁振英。

自立法会在6月18日以大比数否决了政改议案后,政改五部曲无法按人大常委会的“8.31决定”走下去。有政府官员及评论员说香港进入“后政改时代”,笔者不知道提出者如何界定什么是“后政改时代”,以及有否解说清楚后政改时代与政改时代有什么实际的分别。现实上有关政制改革中有关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以至立法会的选举方法,一无新方案,二无真共识。若说政改争论已经成为过去,只可以说是掩耳盗铃之方法。政改仍然是香港社会不同社群心中的一条刺,黄丝与蓝丝的对阵,并不会因一句“后政改时代”而烟消云散。

现届特区政府表示在余下任期内不会重启政改,所以便宣称“后政改时代”的来临。可惜,这只是政府的主观愿望,希望香港人可以暂时放下政改造成的争拗和分裂,但不会重启政改的决定本身未经民意讨论及立法会授权,本身便会引起争议及面对挑战。而“后政改”与“政改”两时代的主要分别,应该是梁振英所说在余下的两年任期内集中处理香港的民生及经济议题,而不再处理香港的政改议题。

梁班子明显是要打民生牌及经济牌,希望借此来挽回低落的民望,为出任下一任特首造势。但民生与经济议题真的可以脱离政治脉络而单独讨论吗?只谈民生经济,不谈政治的想法,根本不设实际。例如最近出现的高铁超支是经济议题、铅水事件是民生议题,但明显大众认为均是“民生遭殃”,大众关心的是政府的行政及监管能力是否出现问题,为什么能让高铁工程一再延误及超支,为什么让公屋的发展商在交楼后短期便出现不合格的铅水供应?市民忧心的是政府的表现不合格,民众认为政府的管治水平每况愈下。没有一个民意授权的低民望政府,民生经济问题,也变成行政及政治的问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