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项旸:港铁工程延期,缺独立核查机制

港铁多条路线工期延误超支,工程总造价增加近246亿元。此事将港府与立法会,及港铁公司的拉锯战推上枱面。

项旸:港铁工程延期,缺独立核查机制
项旸:目前只听到港铁公司自曝延期及解释,尚未看到港府要求港铁公司详细澄清各段线路的延误原因。

港铁多条路线工期延误超支,工程总造价增加近246亿元。此事将港府与立法会,及港铁公司的拉锯战推上枱面。港府认为,港铁公司是工程的承接方,应对工程工期以及成本风险负责;港铁公司认为,延误之一的沙中线是政府工程,超支成本应由政府承担。如超支部分由政府承担,则政府须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引发部分议员不满。议员认为立法会不是提款机,政府应对工期延误及成本上升负责。

港府立会港铁三方权责不清

此事涉及两对关系,一是港府与立法会关系,二是政府与工程承建商港铁公司的关系。三方的争拗与推诿在于三者对各自的权责并未达成共识,但其实这并非难事。首先应调查不同路线的延期原因,并根据不同原因,区别对待。如果延期由不可控因素造成,比如,港岛线西营盘站B3出口的延期启用,港铁公司称是由于工程遇到巨石。如该原因超出工程规划期的勘测所及范围,则不属于风险可控范围,工程延期应在可以理解与谅解的范围内。对于沙中线的延期,金钟站与何文田站的工程困难,港铁应进一步解释详细原因。如属于估算及估计失误,港铁公司不但应承担上升的成本,还须接受政府违约惩罚。对于高铁香港段的延期,如果成本上升由立法会先期拉布所致,则立法会应负责并拨付款项。

如此简单的权责关系,三者却难有共识,很重要是因为这不仅是财政责任,更是舆论责任、政治责任。港铁延期是立法会部分议员可以利用的议题,借机指责政府,希望借此增加市民对政府监督公务工程的不满。这部分议员自然不会强调高铁工期延误中的立法会的拉布因素。实际上,高铁的延期成本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先前立法会拉布造成的拖延,导致建筑材料以及工人工资上涨,而立法会应对此负起相当的责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