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邵宗海:洪秀柱“一中共表”,凸显两岸政治定位难题

如果“一个中国”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原则,那么大陆与台湾在这原则下可赋予的定位又会是什么?

邵宗海:洪秀柱“一中共表”,凸显两岸政治定位难题
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洪秀柱早前于造势大会上与党友击掌。

国民党总统参选人洪秀柱,在宣布参选后,提出一连串的大陆政策的主张,这其中比较引发外界重视的,包括了“一中共表”,洪认为这是“九二共识”的升级版,重点就是在“要北京接受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另外,她也提出了要推动“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但是她也同时强调:自己主张的版本若要签署的话,一定会有“全民知道、朝野共识”的前提,而且这些都要靠两岸谈判才能达成。

其实,洪秀柱谈“一中共表”,再深入的内容:是希望两岸相互承认“重叠的主权”、相互尊重“分立的治权”,白话一点:就是要北京接受“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洪也推动“两岸和平协议”的签署,也知道要靠两岸谈判才能达成。但是,要有这些结果,就必须要先有两岸政治地位的基础才行。

在历来中共官方文件的相关数据中,关于对台政治定位,除了说明是中国的一部分、或是中国的地方论之外,并无特别着墨;而且曾经强调与台湾一旦进行政治谈判时,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过也未曾清楚说明到底是什么关系;直至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提到两岸可以在没有统一前的“特殊的政治关系”一番说法,特别强调“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来取代过去“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说法,才开始对于台湾的政治定位有了较新轮廓的建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