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苏耳: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复存在

在产能落后、核心竞争力低下、环境治理历史包袱沉重、出口和内销双重萎缩的众多因素作用下,对中国的制造业前景,很难给予乐观的评价。

苏耳: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复存在
中国福建省的女工在工厂中为蓝精灵模型涂上漆油。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称,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达到美国的96%。过去中国依靠低成本优势支撑的“世界工厂”地位,如今已经不复存在。BCG报告把中国制造业成本的提升,归为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人力成本的上涨,二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三是能源成本大幅增加。报告还称,过去和中国制造业成本接近的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

应该说,该报告对于中国制造业成本高企的归因,包含着对世界经济的普遍、深入的观察,有着相当坚实的数据基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提升,前述三个原因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有着与世界市场并不同步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起步于非常落后的发展基础,因此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难和问题。

先来看一下BCG报告提及的三个问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