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儿童汇演假面下,中国县城小学里的权力游戏

大人们一厢情愿地让孩子们上台表演纯真,孩子们在台下的欺凌与暴力中学习现实。

这就是彼时大人心中儿童表演的固定形象,一个标准的“舞台上的乖孩子”的审美样板。
这就是彼时大人心中儿童表演的固定形象,一个标准的“舞台上的乖孩子”的审美样板。摄:Feng Li/Getty Images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领唱《歌唱祖国》的女孩林妙可,没有通过北京电影学院初试。这也不算是我的意料之外,毕竟之前看见了那条被吐槽的林妙可在考场外受访视频,她也确实是“摇头晃脑的,一副过时的儿童表演晚会的模样”。

对这种“儿童晚会式”的表演,我倒一点不陌生,甚至因为太过熟悉这一套而对林妙可生出了同情。我想任何一个曾参加过文艺汇演的小朋友的经历和我都差不多:

化着浓粧,穿着小裙子,小皮鞋上的袜子系一圈蕾丝花边,放学之后被学校辅导员留下来,和另一个同样化着浓粧的小男孩一起,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激情感人的诗朗诵,或者背诵主持节目的串词。然后在同样化着浓粧的小学生鼓号队奏出的歪七扭八的进行曲中,走上舞台,面对下面黑压压的领导干部、学生家长,鞠个躬,深吸一口气,开始自己的表演。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