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英國第二任女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德蕾莎梅伊)入主唐寧街10號,我們似乎要迎來一個女性領導人「井噴」的時代。默克爾(梅克爾)、朴槿惠、昂山素姬(翁山蘇姬)、蔡英文、洪秀柱這些或掌握了國家權力或政黨命運的女性,與正全力爭取大選勝利的希拉莉(希拉蕊),不斷刷新着傳統上被男性主導的政治圖景。當女性走向權力頂點,其背後的性別問題,註定要成為不可被忽視的一環。
更多的女性參與政治、成為政治家,直至掌握國家最高權力,自然是女性主義目標之一。性別平等作為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必然要求女性和男性具有同等的機會在政治中做事、發聲,也反對「女性領導能力相比男性較差」、「女性性情不適於政治」的預設。
女性主義鼓勵女性走出家庭、走進公共領域、爭取領導職位,一方面是對傳統上「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的女性刻板印象的突破,使女性不必局限於這些和家庭緊密關聯的角色之中,從而擁有更廣闊的自由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這種鼓勵也為年輕一代的政治想象打開更為寬廣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