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临近尾声的奥巴马,此次访越尽显亲民姿态,在河内小吃店跟CNN主持人波登(Anthony Bourdain)品尝米粉啤酒,照片在网路疯传。然而小吃背后其实藏著大菜。作为总统,奥巴马此访的主题初露峥嵘——美国宣布正式解除包括致命性武器在内的对越武器禁运。此举对地区形势的影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引发高度关注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越南的军备实力可能得到怎样的加强。当然,很多人注意到越南还算社会主义国家、人权状况不令美国满意、与俄罗斯军事关系密切、至今仍以苏式装备为主等等不利因素。美国对这种盟友也从来不是毫无保留。问题在于,两国讨论的也并非越军全面换装美式武器,更不是最先进武器。此次解禁最大的实际意义,在于打开了一个空间──基于美国强大而全面的军事能力,这个空间内的可能性极为丰富。
美越军售:只是说说而已吗
有人认为,美国对越军售,属于“说说而已”,因为种种原因均难以落实。不过,这方面的先例不乏参照。要说阻力,美台军售阻力更大;要说购买力弱,菲律宾比越南更为拮据;要说苏式装备体系,东欧诸国和印度都是装备“混搭”。更容易被忽略的还有:军事合作往往带来更有价值的情报交换(比如1979年中越边境战事中美国对中国关键的情报支持),或以访问港口和联合演习等松散形式,体现力量存在。通过释放出售某种关键先进武器的风声(即便暂无实质交易),也能构成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