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懊悔的时刻,但未必有真诚的悔过和悔改。懊悔是事后觉得不该做一些事,而不一定是觉得自己做错了。懊悔是因为觉得,有些事以前做了,已经无法改变,但时过境迁,今天成为摆脱不了的麻烦。
加拿大出生的英国小说家, 政治家吉尔伯特·帕克(Gilbert Parker) 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可以躲避记忆和懊悔的地方,无论我们悔改与否,愚蠢行为的幽灵一直会纠缠着我们。”仅仅是为了摆脱往事的纠缠,甩掉恼人的麻烦,以这种想法来道歉,不可能有真诚的悔过和悔改。
不幸的是,只是为摆脱往事纠缠的“文革道歉”正出现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它之所以不能成为真正的悔改和道歉,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还不能清除“文革基因”──其中包括对“文革”罪恶本质的认识,和对“文革”发起者兼最高领导人的罪责追究。“文革基因”的残存,不仅让忏悔者仍然在心理和道义上享受着某种政治合理性的保护,而且让他们不充分的忏悔暗中起着为“文革”辩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