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迎来第60个生日,但也是自2018年被中国电影抵制之后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大陆电影、裹挟中港合拍片、部分香港电影不踏金马地盘;但金马赛场里,除了台湾电影,还有“另一部分”香港电影、独立制作或“遶径国际”而来的中国大陆作品,更有新马出品的诸多华语长片。
对比十年前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力挫王家卫,拿下金马最高奖的盛况,可感知十载之后,华语电影图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每个地方的独立制作都顽强生长,“合拍片”也早已不再是“中港合拍”的专用名词,泛亚洲合拍项目比比皆是:釜山,东京,台北,香港,亚洲各地的创作者,辗转在这些场域,向投资者自荐,与同行交流,电影奖的光芒,行业活跃度都大可观瞻。
而过去一年的华语电影,先是年头香港出现本土电影小阳春,一批四字电影与青年导演上阵力战前辈;年中暑期确是中国大陆电影的大爆发,前些年疫情晦气阴霾仿佛一扫光,此前数年本已行将只剩意识形态主旋律片的态势也突然突破,丰富类型屡创票房史上新高;转望眼又有马来西亚电影的小高潮,五月雪等在金马声势大噪,也走上国际被更多目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