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宠物美容院,11岁的贵宾犬芝麻独自被留下来两次,前后加起来有8天。芝麻吓坏了,一直拉肚子、呕吐,不怎么进食,回到家后,寸步不离地跟著主人。
这是主人Florence特意为芝麻设计的“分离训练”,让芝麻克服有如孩子和妈妈分开时的分离焦虑——不久之后,芝麻就要独自呆在飞机的货舱中,移民台湾,飞行时间加上抵达之后的隔离检疫,前后需要至少7天。
“你当牠是你自己的女,会担心牠在飞机上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今年2月下旬,在人流冷清的香港国际机场,芝麻在航空箱内瑟缩颤抖,为了安抚牠,Florence把自己的衣服垫在箱子里,让熟悉的气味陪伴芝麻。
香港正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移民潮,移民和流亡的人们各奔东西,宠物亦命运无常。为了让猫、狗、乌龟、蜥蜴等动物移民远方,不少人焦头烂额处理繁复程序,不惜花费数万港元委托仲介处理移民手续,甚至花上百万元和宠物一起搭乘私人飞机,但不是每只宠物都如此好运。
近半年来,在动物慈善机构做义工的Alice经常接到查询电话,上来就问能否把猫狗找“另一个屋企”。电话那头的宠物主人通常都要在极短时间内离港,长至1个月,短至翌日。Alice所在的机构名为保护动物慈善协会(LAP),运作18年,对遗弃动物的现象并不陌生,但近来发现弃养数字不断上升,2020年的弃养数字比往年增加15%,但不能明确确定多少来自移民个案。
而在观塘一座工业大厦中,黄朗研正在苦恼,怎样为大量的巴西龟、箱龟、粟米蛇、球蟒和泰加蜥蜴等找到新主人。黄朗研是香港两栖及爬虫协会的义工,这个慈善机构多年来收养港人遗弃的乌龟、蜥蜴等。黄朗研表示,踏入2020年,该会平均每月接到超过10宗因移民而弃养的案例,此前,每年的同类个案不到10宗;另外,因其他原因而弃养的数字也不断上升,每年至少150只两栖及爬虫类动物无家可归,最终“蜗居”在协会的工业大厦单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