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台港连结:在帝国末日里恣意游走,我听香港的独立乐团

听香港独立音乐,总能在大国的强势政经影响下生长出属于岛屿城市的遍地经历,那与台湾的岛屿情感完全不同,既难免受到压抑,却也因而劲草疾风。

台港连结:在帝国末日里恣意游走,我听香港的独立乐团

【编者按】端的五周年连结,文化组希望以互换的视角,让台港两地的乐评人异地而论,推荐来自另一座城市的声音。昨天由身在香港的黄志淙和江慧枫书写自己喜欢的台湾音乐,今天则换由台湾乐评人陈玠安分享自己对香港独立音乐的想法。尽管这些音乐并不陌生,但平日熟悉的观点和说法,换到另一个城市的角度,会出现怎样的改变?音乐总是最直接的方式,让我们贴近另一种生活。

注:文中有 YouTube 歌曲试听,以网页版浏览为佳。

对于略有资历的台湾Indie乐迷来说,这二十年来,香港的 Indie 音乐一定多多少少在心中有些粗略印象。但究竟“香港的 Indie 音乐”总的来说,是什么?这些答案如剪影般掠过记忆,三两个深刻的名字,或许与台湾有关联,也有“异国感”不乏惊艳,香港的 Indie 是什么,也就是这些 artist 的代表作了吧。

比如,曾与陈珊妮合作的“人山人海”相关 artists 作品,曾带起一阵电音迷幻风潮,台湾文青奉之为珍品。千禧小清新窜起之时,成为最棒的“外国团”之一的 My Little Airport,在台曾经被代理过的 Marshmallow Kisses,则是先合上时势,此后在台有影响的乐团。已堪称整个亚洲嘻哈至尊的 LMF(Lazy Mother Fucker),也是“必听”的强势一席。对我来说,香港 Indie 音乐时不时走进我的聆听,有时是熟悉香江的朋友引介,有时去会卖粤语唱片的唱片店突袭,很多则是在袁智聪先生曾主理的经典音乐杂志“MCB”里认识。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