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总编周记:逼死外交官的,是“假新闻”?还是其它?

身为媒体工作者,对粗劣的即时新闻的痛恶程度应该不亚于一般公众。但粗劣的即时新闻是表象,底层的问题是媒体市场秩序的失衡。

总编周记:逼死外交官的,是“假新闻”?还是其它?
身为媒体工作者,对粗劣的即时新闻的痛恶程度应该不亚于一般公众。但粗劣的即时新闻是表象,底层的问题是媒体市场秩序的失衡。

台湾外交部驻大阪办事处前处长苏启诚14日清晨在驻在地住处自杀身亡有报导揭露,苏启诚自杀的原因,与日本9月上旬接连遭到地震和台风重创,外交单位接待落难台湾旅客被批评“比不上中国外交部”而造成的庞大压力有关。但这些被指责“比不上中国大陆”的情节,事后证明是查证不足的片面报导

如果推测不错,苏处长的死果真起于“千夫所指”、“人言可畏”,现今部分媒体机构批量生产、不加查证的“即时新闻”当然是罪魁祸首。但该怎么看待、解决问题,却足以引发一场价值辩论。

这一类片断报导、粗制滥造的即时新闻,可能来自有计划、有系统的加工变造,用来带舆论风向;另一个原因是在网路传播的商业模式,信息必须求快速、能抓眼球。这篇文章暂时只讨论后者,因为前者牵涉到两岸和国际关系,是另一个大议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