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秋白打官司:有问题的是“柜子”,不是我

我第一次“出柜”,是在广东省教育厅门外,举着“教材要正确,同志要可见”的口号牌。当时心里很害怕,然而站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脚下越来越坚定。

【编按】2017年3月2日,“中国同性恋受教育权第一案”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判,原诉人、广州中山大学大四女生秋白(化名)败诉,中国教育部无须就秋白提出的教材污名同性恋问题,回应举报或公开对教材的监督措施。这是此案的终审判决。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大学生们所用的多种教材中,会继续将同性恋描述为“疾病”、“心理障碍”、“变态”等。

自从上大学,确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秋白就开始了为同性恋正名的“教材保卫战”,这几年,有很多人骂她“炒作”、“太激进”,甚至有人说她“限制言论自由”。这条孤单的路,她怎么走过?败诉之后,她打算怎么办?

应邀约,她给端传媒寄来了翔实的自述,讲讲这场一个人替一群人出征的平权抗争。虽然法庭一再割裂恐同教材、同性恋群体与秋白个人之间的关联,从而以秋白与恐同教材之间无直接利害关系而拒绝受理案件,或判她败诉,但这场抗争,不只属于秋白个人,也不只属于中国大陆的性少数团体,而属于公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