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谁有权选特首?伞后组织抢攻,选委会现史上最激烈争夺

雨伞运动后首届特首选举,普选愿望落空,但伞后组织和泛民派试图走入体制,带来改变,抢占1200个选委席位的300席,这能否扭转大局?

10月19日,香港滂沱大雨,天文台发出香港历史上第一个10月份的黑色暴雨警告。24岁的刘恺宁在政府总部外等候记者,一名途人正好经过,指着她的伞说:“小心点!”——刘恺宁撑着的是象征雨伞运动的黄色雨伞,她的面前,正是两年多前运动爆发的地点。

“雨伞运动时,我正在英国进修,回港后,我发觉香港变得很两极。”刘恺宁说。她是注册药剂师,对于不能亲身参与那场争取普选的运动,她一直感到无奈。于是,2015年回港后,她立即登记成为卫生服务界的选民,希望在业界内发声。

不是他们不关心,而是一些在医院管理局工作的人,连表达意向都会自我审查,以免前途可能会受影响。

“卫.真普30”成员、注册药剂师刘恺宁

“卫.真普30”成员、注册药剂师刘恺宁



“我们界别一提起政治事件时,大家便会静了。不是他们不关心,而是一些在医院管理局工作的人,连表达意向都会自我审查,以免前途可能会受影响。雨伞运动唤醒了年轻人的心,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站出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