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来到了台中桐林的一处蜂场,正值龙眼蜜的收成尾声。这是我第一次参与采蜜的现场,大概也会是一辈子牢记的“蜂狂”的初体验。陪同的友人一下车便惊呼了起来:“今天的蜜蜂怎么这么凶?!”嗡嗡的蜂鸣声极大,蜂群高速飞窜在作业的蜂农之间,异常紧绷的氛围即便是初来乍到的我也非常清楚地感觉得到,如入枪林弹雨之地,眼睁睁目睹了面对面的蜂农鼻梁上扎扎实实地挨了一针。养蜂人家的友人解释:“今年蜂蜜太少,又到了花季尾声,蜜蜂眼看着蜜要被拿走了,难怪会这么紧张……”
从年初冷爆的寒流,到开花期间连日的大雨,坏消息不断地传来,蜂蜜减产三至四成。初春太冷荔枝花开不到一成,好不容易等到雨停,饿了好几天的蜜蜂一出巢,便遇上了果树喷药,毒死了上百个蜂箱。近几年来蜂蜜产量一年少于一年,蜂农苦笑道,“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当我们在讨论蜂蜜的好,除了纯正与品质,还有没有更多的想像?
蜂蜜是蜜蜂的食粮,有得吃蜜是人的福气,可取走了蜜,蜜蜂吃什么呢?“所以不能全拿走啊!蜂吃剩的食物我们才采,不能强求。”花莲蜂之乡的养蜂达人李福旭先生说道。蜂之乡的蜂场气氛确实不同,除了气氛祥和,还有好些蜂箱长得跟其他场不同。“这叫做继箱,”李先生指着眼前的双层蜂箱说明:“蜜蜂有将蜂蜜往上存放的习性,蜂王产卵繁殖在下层,上层是蜂蜜贮藏区,有多的蜜就会往上层搬。继箱的采收只采上层的蜜,下层留给蜜蜂吃,较符合蜜蜂的习性,也是较安全的养殖方式,不用担心一下雨就得喂蜜蜂吃糖,影响蜜的纯度,也影响蜜蜂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