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朗天:艾可和他的文化人智能操作系统

艾可是九十年代香港文化人的显学,跟德勒兹丶米兰昆德拉丶王家卫丶奇斯洛夫斯基一起,构成了一代知识青年的文化内涵。要研究那一时期的香港文化「外来影响」,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朗天:艾可和他的文化人智能操作系统
义大利作家Umberto Eco。

一代大师学人、畅销小说家翁巴托 ‧ 艾可(Umberto Eco)于意大利时间2016年2月19日去世。他涉猎广博,在哲学、符号学、历史、神学、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创作上均起到极高的影响力。有学者评价,艾可在欧洲已成为知识和教养的像征。而在华文世界,艾可的影响力亦如他笔下玫瑰层层绽放,我们就邀请不同地域的作家来谈谈艾可,今天是香港作家朗天,他说,艾可是九十年代香港文化人的显学……(编者)

意大利作家Umberto Eco。摄:Hannelore Foerster/Getty
意大利作家Umberto Eco。

星期六一早醒来,惊闻翁巴托 ‧ 艾可(Umberto Eco)逝世,脑海升起的第一句话就是:“艾可已逝琴弦断”,没戏唱了。不敢自称知音者,但艾可的读者从此只可抚琴追忆,而仍不能确定自己失去的究竟有多大。

很多人都晓得艾可是踪横论述和创作两界,而且全都表现出色的文化奇才。作为学者,他知识广博,几乎无所不知,是一部会走路的百科全书;作为小说家,他开拓了知性创作的一条道路,完美把冒险、惊栗、奇情的叙事结构和符号学理论结合。他是文化人的偶像,因为他本人便是 intelligence 的化身、intelligence 的体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