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寂寥已久的国泰电影院,前几年重新装修的痕迹尚未远去: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黑墙白底愈发对比强烈,地板与天顶灯箱各有颗明星闪烁,纵使此地星光已经黯淡。大门两侧的看版缀满历史图片,包括开幕之日《申报》刊登的好莱坞大片“灵肉之门”首映广告,自诩“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装饰艺术风格的国泰,出自鸿达(C.H. Gonda)手下,现代主义的大光明,则由邬达克设计;鼎盛的30年代独领风骚的两大戏院,反映两位来自东欧的建筑师对打造上海的贡献。
在这一切网络瞬间凝聚、高速流动、即时消散的时代,淘碟都显得过时,更别提进戏院去看电影──谁不是上网看“高清”片子?很多时候,电影还没上院线,网路上早已流传甚广。游客来到法租界的国泰,拿出相机,翦几分梧桐树下的风景,便心满意足离去,走进来的也不是看电影──今日国泰放的仍是娱乐大片,却不如当年矜贵,到处都有得看──多半是要感受怀旧的气氛吧。
以为日场的时段,必然愈加凄清落寞,但我真是错了。还未开演,影厅已经客满,全场笑语不断,满座上海大叔大婶们,都是来看电影的;放映中热络恳切地评议,绝无冷场,我无意点头轻笑,隔壁马上接口,“你说是伐?挺逗的!”
走进来的也不是看电影──今日国泰放的仍是娱乐大片,却不如当年矜贵,到处都有得看──多半是要感受怀旧的气氛吧。
那是一出典型的“婚活”(こんかつ)喜剧,亦即人物的挣扎奋斗,都是为了达成结婚目的参与的活动,而相亲是最核心的婚活手段,“脱光”(脱离光棍生涯)的一大捷径。镜头在俊男美女和摩登上海之间穿梭,显示这极力渲染全民相亲热的电影,很清楚卖点在哪里;当画面出现万头攒动的人民公园相亲角,大叔大婶亦不约而同,投以会意的笑声。瞧他们品评剧中人物求偶的那副认真劲儿,我不禁要想,这里有多少人出了电影院,会到公园里帮子女挂牌求亲?
“上海人真有趣,我们相亲到咖啡馆、餐厅,他们竟然在公园里就谈起来了。”同样有相亲文化的日本友人这么说。
从字面上隐约可见文化差异:如果日本人的“お见合い”,重点在当事人见面看了对眼,上海人的“相亲”影射相合结为亲家不只是当事人的事,于是一大伙平日闲了没事的爷爷奶奶,便理直气壮到公园帮儿孙找对象。上海不是没有“顶级”的相亲活动。之前办了好些个奢华浦江渡轮游、严选富豪相亲派对,报名费动辄要三五万人民币,依然向隅者众。政府后来对相亲活动予以规范,可见婚介诈欺的案例还不少,付出高额的保证金,未必遇得上《福布斯》等级的大富豪。对精打细算的上海人来说,到公园去,喝咖啡的钱都省下,岂不更好?
上海不是没有“顶级”的相亲活动。之前办了好些个奢华浦江渡轮游、严选富豪相亲派对,报名费动辄要三五万人民币。
人民公园近地铁五号出口处,原来只是爱帮人牵线的老上海们聚会、比对手上鸳鸯谱的所在,到后来发展成上海最大的实体婚友资讯交流地点,管理处立了说明牌,请民众爱惜公园提供的设施,不要招贴大于三米的资料等等“红娘服务”守则,相亲角之名不胫而走。一到周末,公园总涌进约莫几百人的相亲潮,若是风和日丽,连老天都给了宜其室家之兆,相亲角的活动人口能逼上千。
“说有多少钱都不靠谱,有房的才行。房也要看有几套,看地点的呀。”
场外两个年过半百的大叔交头接耳,显然是老鸟在传授选婿秘技,给初到相亲角的新手。过午时分,公园里不知相了几轮亲,举目所见满坑满谷的资料卡,约莫A4大小的纸写上征婚条件,护卡挡住无情风雨,或是吊在树头,或是地上一字排开,或是搭着矮墙围篱;一大片素净的卡纸里,有的剪了红心贴着,有的衬上彩袋立着,还有的夹上讨喜的黄色小鸭,冀望有缘人在千百个竞争对手里一眼看见。入口花坛前,整整齐齐绕了一圈张开的伞,不是因为天雨,是用来撑住上头摆着的“非诚勿扰”启事:那多半是自个家儿的,搁在地上怕人踩了,还是没弯腰看不清楚,伞撑起来的高度弧度都好,要恣意展示,又守住一点含蓄的姿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有的剪了红心贴着,有的衬上彩袋立着,还有的夹上讨喜的黄色小鸭,冀望有缘人在千百个竞争对手里一眼看见。
而这未来的亲家公亲家母,或是守住自己的伞摊,一边解答往来有意者提问,一边确认对方的诚意;或是主动出击,探访别人的摊子去了──伞架上定会留下手机,免得错过良缘。花阴树丛间,早占满初步条件还合意的一对对家长,饶有情致地进一步详谈,估量未来亲家的斤两,犹如再现旋律不断响起的总是──哎,我们孩子工作太忙,生活单纯,没时间交朋友,一年一年这样过,真急死人… 这或许不像《倾城之恋》的上等调情,但可不都是精刮上算不肯吃亏的上海人对上了,缥缈虚无的感情且先不论,正盘算为己方找到最大利基吗?
精明的父母会到这儿利用公园免费的资源,精明的上海人也看准这婚友市场诱人的商机。尽管“红娘守则”说了不准摆摊、不准现金交易,无数的个体户之间还是夹杂若干专业收费媒介。亲人出马相亲都要讲专业化,职业红娘自然更马虎不得,要赚上海人钱不容易的,是伐?
这或许不像《倾城之恋》的上等调情,但可不都是精刮上算不肯吃亏的上海人对上了,缥缈虚无的感情且先不论,正盘算为己方找到最大利基吗?
使出十八般武艺的各路良缘中介,这边周阿姨上过电视节目,显然比其他人名气等级高一些,在市场规模较小的静安公园、鲁迅公园也都安排了服务时间;一旁的汤老师夸口数十载媒合经验,“当场配对、成功率高”的牌子,吸引不少上海爷娘来询问;较远那头做过征信的大叔,差在少一张媒人脸,却标榜优质服务,跟他挂牌不只撮合,对方的身家底细都帮你摸清。那边沈老师的摊位上,家长们掏出小记事本,仔细浏览抄录整理好的资料库,看看地头红纸上写着“几百位优秀男女等你选,男方免费报名介绍,大龄女勿扰…”,有人问了,只有男方免费太不公平了吧?“嗐,你不知道,这年头优秀的女孩儿多了,对象难找,优秀的男孩儿就少得多了,行情决定价码呀。”
再走几步过去,有个“优秀男孩”的得意父亲挂出儿子自信神气的笑容,在一片白艳艳的数字资料卡中,特别显眼。两个年轻女孩在照片前停下来,其中一个暗地拿起手机要拍,一旁好事的大叔凑过来,“喜欢吗?要多少钱你能接受?”
女孩腼腆着匆匆而去。搞不清楚状况的,真会以为这样的对白发生在皮肉市场。相亲角偶尔也有年轻面孔,总特别引人关注;那边“海外角”美日澳德的万国旗前,晃来一个矜贵的男孩,马上有阿姨问,“你也是海归的?留学哪儿啊?”
男孩说父母威胁要出来帮他挂牌,他挡住两老,说自己来看,当场叔叔阿姨都叫好,说他有主见,阿姨甲马上说,那你肯定跟我女儿合得来,阿姨乙连忙接口,我女儿也不错的,看看伐?
女孩腼腆着匆匆而去。搞不清楚状况的,真会以为这样的对白发生在皮肉市场。
这漫山遍野的征婚条件,虽没有刻意格式化,却不意外地单一:叙述总不出身高、年龄、学历、户口(上海人要高于“新上海人”,自外地入籍的新上海人又高于外地人士)、薪资、房产、情感婚姻经验之有无(意思是有否跟人同居过),个个都是独子爱女,女方或加上一笔面貌姣好,男方则是上进无不良嗜好。于是那边一把花伞上画了双底线非诚勿扰,写得钜细靡遗的布告,让人不觉慢下脚步。守着伞子的阿姨拉开嗓门,抱怨女儿心比天高,那双伶俐的妙目是活招牌,想来女儿应如她写的“眉目清秀,皮肤白皙”吧。几个大婶瞧着姑娘自小得奖经历跟书香门第的栽培,啧啧称赞,看到阿姨为她备好的洋房、海景房好几套(自然是独生女,也就是没别人来抢),更睁大了眼,这样的姑娘怎么会没对象?
“她挑得厉害呀,不只挑人品,也挑长相。”阿姨叹口气,“这年头小伙子也化妆,都说不准的。”旁边的大婶马上推荐自己儿子,阿姨要照片看,“我说她很挑的呀,我先帮着看她喜不喜欢。这看不出来呀,有清楚点儿的没?”还在说,第二个大婶也递了手机上儿子的照片来献宝。
这些个不顾儿女颜面隐私的父母,大剌剌把多数不知情的当事人身高身材身价展示在所有人面前,自个儿却丢不起一点老脸?
那边有张极简得惹人注目的启事:一位看来朴实可喜的姑娘,浅浅的笑靥似要融进背后的山光水色里。放大而稍显模糊的照片上只有一行字:这是个好姑娘。瞥见有游客准备按下快门,姑娘的父亲板着脸要别照了。这些个不顾儿女颜面隐私的父母,大剌剌把多数不知情的当事人身高身材身价展示在所有人面前,自个儿却丢不起一点老脸?是啊,再怎么说,顶没面子的还是家中熟龄儿女找不到对象,眼见要迟暮,就像保鲜期要过/已过的鲜肉美馔… 教人如何是好!离过婚的,至少证明不是滞销。
那看来的确像个好姑娘。在这人与人轻易连线断线而无比疏离的时代,从重商城市的婚姻商业化买卖操作缝隙里,流溢出一丝为人父母的不解、焦虑和偏执,不免让人感叹。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