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这些今年开的艺术空间,你去过了吗?

向2015年道别之前,不妨花点时间,亲身去体验本地有关空间、艺术、创作……的最新尝试。

这些今年开的艺术空间,你去过了吗?

著名艺术博客 Hyperallergic 最近公布自己的“2015年全球15个最佳展览”名单,“香港艺术界”以“对自由的坚定支持”名列第六。这事大概令人又惊喜又难免尴尬。

喜的是, 香港艺术界常被揶揄为商业挂帅,而2009年冒起的 Hyperallergic 自出道起,就以机智、毒舌、艺术及政治上的激进著称,其结合评论、报导、政治及八卦为一体的编辑方针,被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重要传统媒体视为艺术媒体的新方向,被其青眼相加,难免令人有些自豪;但尴尬之处,也正是这点──在15个最佳展览中,香港是唯一以集体姿态获选,且很有可能是沾了去年引起全球关注的雨伞运动的光。这种入选方式,正正是反映香港艺术界,无论从艺术的基础建设到创作水平,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抛开外来者一时的鼓励、或者提醒不说,2015年,香港艺术界确实出现了不少也许细小、但认真的尝试,其中之一,就是在租金高企的现状下,新的艺术空间开张,并在一般的展览之外,尝试拓展与艺术相处的新方式。对于香港艺术生态而言,它们究竟会带来什么改变,还需要时间观察,但撇开以结果论英雄的思路,这些尝试,多少反映出各个空间对于当下香港艺术的思考和回应,我们不妨听听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