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香港城大引进娟姗牛教学引动保团体抗议,你如何看实验动物的福利?

人类将动物作为教学使用是否奴役动物?

英国一个娟姗牛农场。

英国一个娟姗牛农场。摄:John Eveson/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3-01-31 发起

人类将动物作为教学使用是否奴役动物?

在你看来,当人类需求建立于奴役动物之上时,城市中的动物福利如何保障?

你如何看待保护动物福利的未来?你会主动尝试植物奶肉来减少奴役动物吗?

2022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从澳大利亚进口24只娟姗牛,并以人工受孕方式繁殖。运抵至城大大埔教学农场,供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学生进行实地教学。据当时估计,农场每日将会生产500公升牛奶,估计今年1月起,可在校内出售新鲜的牛奶和雪糕。

然而,近日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对此举表示不满,担心若母牛无法产奶,恐其被“人道毁灭”。1月18日,有动物保护团体在城大九龙塘校舍行人隧道入口请愿,拉起“城大奴役动物,牛只终身被困”、“被迫怀孕榨奶,母子分离,用完即杀”的横幅,并展示母牛被人工受孕和用机器榨奶的图片。月初以来,已经有约900人和超过10个团体联署请愿,促请城大保护牛只福利,承诺不杀不弃。

动物福利问题似乎一直是公众争论的焦点。有网友指出,若人们平时都饮牛奶,此次请愿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母牛被奴役的问题。更有甚者认为,动保组织此举“矫枉过正”。不过,亦有动保者呼吁,自己已经尝试植物肉奶多年,可以在满足营养的同时,减少剥削动物。

奶牛被奴役的一生

近年来,有动保组织拍摄母牛人工受孕的过程,揭开了乳制品背后剥削动物的真相。一间名为“Animal Equality”的NGO组织曾发布一则名为“乳制品行业内的遭遇”(Suffering in the Dairy Industry)的短片,指出因为母牛只有哺乳期才会产奶,所以人们会对其施以人工授精手段,逼迫其一直产奶。

同时,母牛和小牛之间还有强烈的母子情感,但畜牧业工作者无视动物之间的亲缘,一味重视产量,将小牛强行从其母亲身边带走。此外,当牠们产奶量不如从前时,就会被杀掉。所以,鲜少有母牛可以活到25岁的预期寿命。而当牠们被杀掉后,超市里20%的牛肉来源于这些被杀的母牛。

据《独媒》报导,他们此前向城大询问保护牛只的措施,以及在牛只不能产奶的情况下,会如何处置牛只。城大回复指,城大尤其重视动物福利,由世界级的专家团队推进校方对动物医学、动物健康和生命科学等范畴的知识。

对于城大农场,校方指农场配备先进技术和设施,以可持续而环保的方式运作,所有牛只均由驻农场的兽医团队照顾。

动保团体“地球共惜”项目经理马子琪表示:“牛只本应在草原自由生活,绝非为人类图利的产奶机器,根本不应被困在农场。城大重申牛只福利和健康最为重要,却要母牛终身承受强迫怀孕、搾奶、骨肉分离之苦,与城大保护牛只的承诺背道而驰。”她又表示,近年牛奶产业走向式微、植物奶大行其道,城大现时做法背道而驰。

城市中的动物有福利吗?

2021年底,香港政府曾颁布“杀猪令”。因为出现多宗野猪人事件,港府采用捕捉及“人道毁灭”野猪的方式,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捕杀了28只野猪。然而,此举引起巨大争议。动保人士认为,恰恰是人类不合理的喂饲手段,模糊了城市和野外的边界,才会让野猪误入人类区域,甚至“经过了市区就要死”。

台湾学者黄宗洁曾在《牠乡何处?城市·动物与文学》一书中指出,人与动物的关系,往往必须回到城市中思考。因为人与动物关系的改变,其实与都市化的进程息息相关,这是一个持续与自然对话/对抗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动物出现在某个“不该出现”的错误场所,无论是城市动物园、宠物贸易或是工厂养殖,但推论到最后,仍然是人类行为所致。

她同时认为,尽管人类的作为早已改变动物在“自然”中的位置,却又不愿正视和接纳这一位置的改变。文明越是“进步”,动物与自然越被当成应该驱逐的他者,一旦稍有“越界”之虞,我们便因其所具有的力量、疾病与污秽等可能的威胁而感到惊恐、愤怒。

在人类的奴役下,所谓的“动物福利”可能仍然牺牲了牠们的权益。一般而言,“动物福利”的立场,多半是指“人道”地使用动物,最低限度禁止“不必要的残忍”。换言之,无论是科学研究、饲养动物作为食物还是将动物作为狩猎的对象,“只要做这些事所产生的整体利益,高于当事动物所承受的伤害”,并符合上述人道标准,效益主义是可以容忍某些动物利用的。

近年来,不少动物保护者呼吁人们停止食肉,可以尝试植物奶/肉等方式来减少对动物的剥削。不过,据一项消费者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选择吃肉的过程中,即使考虑到动物福利及其被杀害时可能遭受的那些痛苦,他们依然觉得有相当大的必要摄取肉类食品,不愿减低摄入量。

研究人员同时解释称,正因为他们认为肉类是一个很好的营养食材来源,可以以此来减低对于伤害动物的内疚感。不仅如此,肉食者还期待“更人道”的动物养殖和屠宰,以在“保障动物福利”的状况下,继续保障他们能吃到肉。

在你看来,工业养殖动物的未来如何?人们可否在城市中推进动物福利机制?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金悦琦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