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轻伤不下火线”:北京医护人员染疫后,你如何看医院要求轻症者带病上班?

对一线医疗工作者而言,他们秉持“残酷”精神,因为其他人“病得更重”,你认同吗?

2022年12月9日,中国北京,穿保护衣的医护人员将一名发烧的病人台上救护车。

2022年12月9日,中国北京,穿保护衣的医护人员将一名发烧的病人台上救护车。摄:Thomas Peter/Reuters/达志影像

2022-12-19 发起

你认为感染后,公司应该批准员工请假吗?医护人员在上班过程中感染算工伤吗?

在你看来,医生染疫后坚持工作,是否牺牲了他们休息的权利?

有论者指出对一线医疗工作者而言,他们秉持“残酷”精神,因为其他人“病得更重”,你认同吗?

随著12月7日中国大陆发布“新十条”防疫措施,放宽疫情防控政策后,全国各地出现大规模感染现象。北京多家医院患者激增,发热门诊排长队,等候时间超6小时。四川成都一核酸检测点高峰期有近200人排队做核酸,只为求“心安”。此外,医护人员出现大面积感染,而因为人手不够,他们中的很多轻症患者,不得不带“阳”上岗,坚持一线工作。

然而,有医生坦言,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感染的风险本就高过其他人员。而近日患者激增,导致他们休息过少,抵抗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14日,网传“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一医学生带病上岗,在一线工作时猝死”,尽管医院最开始回应消息不实,该学生仍在抢救中。之后稍晚时间,还是宣布了该学生猝死的消息

此类悲剧事件进一步引发了网友对医护人员染疫后,是否应该带病继续工作的探讨。

医疗资源的巨大挑战

12日,北京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新闻发言人李昂,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2.2万,是一周前的16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大幅增加,9日达高峰,24小时呼入量有3.1万人次,是常态的6倍。疫情大规模蔓延,感染人数激增下,北京的医疗资源挤兑,正承受著强大冲击。

“轻伤不下火线”现时变成了北京医护人员工作的核心。社交平台上流传一张北京海淀医院药房贴出的告示,图中写到:“全体药师带病上岗,请宽容对待”。

据中新社辖下《中国慈善家》报导,有医生称所在科室已有70%的工作人员感染,自己也未能幸免,浑身酸痛,但还是不得不坚持上岗。另一化名张弛的受访者,是北京某三家医院主任医生。作为新冠救治定点医院,院方明确告诉医生,即使核酸或者抗原阳性,若无症状或“扛得住”,可以考虑上班。因为若染疫医护人员不坚守岗位,医院许多科室都会被迫停诊。

张弛认为,防疫政策放宽后,社会面和医护人员大量感染是必然。作为掌握相关知识的医生,他们并不担心感染。主要焦虑是来源于不知疫情会如何发展下去。同时,因为许多同事超负荷工作,晚上只能睡两到三个小时,“身体吃不消”。

“带病上岗”,牺牲是否必要?

北京并不是唯一一个医疗资源承受重压、医护人员必须带病工作的城市。14日,一则“华西研一学生在岗猝死”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络传言和学生群体中流传的聊天截图指,这名猝死的陈姓学生23岁,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院的硕士研究生。在阳性发烧三天后,他仍然上岗工作,参与了九个小时的手术。其后被要求继续加班,请假未果。当天晚上在寝室楼下心脏骤停,被送往医院抢救。

消息引发网友关注及热议后,华西医院最开始回应指网传消息不实,陈姓学生仍在抢救中。发布的通报中称,其“每日健康打卡报告正常”,因为“自感不适”前往急诊科就诊,拿完药后在寝室突发疾病,随后被紧急送入急诊科。然而,15日凌晨,华西医院再发通报,宣布该名医学生因“心源性猝死”,已于12月14日22时08分去世。

一条年轻的、本应有光明前景的生命的离世,不仅让公众惋惜,更引发了大家对于医护工作者是否同普通人一样,究竟应不应该坚持带病工作的思考。

“残酷的精神”

疫情之下,中国医护工作者面临的困境并非特例。据《卫报》报导,早在2020年,美国多家医院向医务工作者施压,要求他们即使感染,依旧需要上岗工作。当时,美国新泽西州最大的医疗保健工作者工会HPAE对将近120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有约三分之一染疫医务人员称,自己还未等完全康复,就已重回岗位。

斯坦福大学急诊医学系主任安德拉·布洛姆卡恩斯(Andra Blomkalns)曾对此表示,这种情况对医学界尤其是一线医疗工作者而言,他们秉持著一种“残酷”的精神,即使生病也要坚持工作,因为其他人“病得更重”。

防疫政策放开后,医务工作者是否只有“轻伤不下火线”一条路可走?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金悦琦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