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香港导盲犬训练学校开幕再引“工作犬”权益关注,动物能否与人平起平坐?

人类训练犬只以达到自身目的,是否压制了动物本身的天性?

2022年12月8日,全港首间香港导盲犬训练学校正式开幕,其中设有导盲犬的独立空间犬舍,约可容纳十只犬只。

2022年12月8日,全港首间香港导盲犬训练学校正式开幕,其中设有导盲犬的独立空间犬舍,约可容纳十只犬只。图:端传媒

端小二2022-12-13 发起

在你看来,导盲犬能够度过幸福的一生吗?

你认为人类训练犬只以达到自身目的,是否压制了动物本身的天性?

你认为动物和人类是否平等?动物有无“道德价值”?

12月8日,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辖下首间导盲犬训练学校正式开幕。位于打鼓岭莲麻坑路的校舍占地逾2.4万呎,更设红绿灯、路障、行人天桥等设施,以模拟真实环境,旨在培育和训练本地导盲犬。现时学校有4名训练员,10只受训犬。服务中心期望,该学校可以三年培育50只导盲犬,以服务视障人士。

校方称,学校有跨专业团队来培育和照顾这些犬只,每只犬均有独立空间和水疗设施,提供舒适的生活。然而,近年来,虐待“工作犬”事件却屡见不鲜,受训时遭粗暴对待、退役后如何安置等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动物权益保护乃至动物道德的讨论。

训犬还是虐犬?

2021年,网络上曾流传一只关于香港导盲犬受训时遭训练员大力拉扯牵引绳,不顾狗狗反抗,更用蛮力推其下电梯来完成训练的影片。一时间,网友纷纷对该种训练方式表示愤慨,更斥责训练员缺乏爱心,是在虐待受训犬。

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为回应此事曾召开记者会,主席张伟民称该短片实则摄于2018年,因训练员尚处于初级,狗只亦在做初阶训练,短片本意作“内部检讨”之用,未想引起轩然大波。事后中心已进行反思,该狗只亦未再受训。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记者会当日,香港首只本土训练的导盲犬Google的前寄养家庭冲入会场,指责中心不仅剥夺他们再与狗狗相见的机会,还向夫妻二人他们隐瞒Google的身体状况。他们是Google幼犬时期的寄养家庭,从Google四个月开始抚养,自Google被带走受训后,中心便不允许他们再见面。他们只有与服务家庭私下联络,才有定期同自己亲手带大的狗狗相见的机会。

夫妻二人表示更令人寒心的是,他们不仅无法从中心处得知Google的情况,中心甚至对服务家庭施压,隐瞒Google退役后的患癌病况。他们甚至得到消息,指Google在患癌后恐被“人道毁灭”。对此,张伟民则以“私人问题”拒绝回应。

会上另有一寄养家庭称,服务中心训犬方式相当“旧式”及粗暴,多以体力压制。Google前寄养家庭亦称,张伟民曾向他们表示,不需要考虑犬只的恐惧心理,仅靠食物引诱即可达成训练目的。

“工作犬”背后的动物伦理与权益

香港01宠物社群帐号毛孩子主页科普,一只导盲犬的平均服务年限约八至十年,算上约一年的训练时间,被赋予了几乎一生都在为人类服务的使命。而退役后,如果服务家庭无法再继续照料牠,牠就会面临前往寄养家庭、或者被机构收养的情况。区别于宠物犬,导盲犬的一生往往会辗转三个或以上家庭,很难找到长期的主人来照料牠们。

如今,越来越多动物保护组织关注如导盲犬这样的“工作犬”的生存环境与命运。不少动保人士指出,导盲犬实际已无存在的必要,剥夺了动物本身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权利。香港NPV非牟利兽医服务协会执行主席、十八区动保专员麦志豪在其社交主页上称,导盲犬应逐渐被取缔。

他在一篇名为《导盲人》的专栏文章中指,自己从根本上反对导盲犬制度,因为这是“人类权益”凌驾“动物权益”的一个最佳例子。人类本质是因为自私,为自身的利益,从而强加使命于动物,动物却没有权拒绝人类的这一霸权。不论主人、社会如何善待导盲犬,导盲犬已经不可能拥有一只普通狗狗正常生活的资格。

近年,欧美国家不乏对动物伦理和动物权益的探讨。据《纽约时报》报导,2018年有美国动物保护组织“非人类权利计划”(Nonhuman Rights Project)为一只通过自我认知测试、长年被单独圈养的大象HAPPY争取法定人格及人身保护令。今年6月,该诉求被纽约法院以5票对2票驳回。

首席法官珍妮特·狄菲奥雷(Janet DiFiore)认为,人身保护令是一种程序性工具,旨在保护遭非法限制的人类的权利,而不是非人类的动物。不过,亦有反对意见指,法院应当承认HAPPY有权争取自由。因为人类赋予他者的权利,反映了这个社会的面貌。

麦志豪接受《明报》采访时,对这一事件评价称,其实公众目前一直为动物所争取的,可能不过只是限于“出于同情的动物福利”。而人类很难真的在法律上赋予动物所谓的“人权”,因为动物一旦有了和人类平起平坐的权利,人类便失去了剥削动物的机会。区别“动物福利”和“动物权益”,本质在人类是否愿意百份百从动物角度出发,以即使会损害人的利益为代价,归还他们应有的权利。

对于“工作犬”,人类能否真正保护动物权益,还是造成进一步剥削?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金悦琦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