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清华大学学生于校内超市放置彩虹旗被处分,你如何看院校对同志议题的态度?

有人认为学生的做法是试图影响其他人思想,又指彩虹旗等同宗教,你认同吗?

清华大学学生于校内超市放置彩虹旗被处分。

清华大学学生于校内超市放置彩虹旗被处分。图:网上图片

端小二2022-07-21 发起

你的院校有没有举办过LGBTQ+活动?你如何看政府近年对大学有关群体的打压?

你认为放置彩虹旗会构成什么影响吗?你如何看校方如此大反应的做法?

有人认为学生的做法是试图影响其他人思想,又指彩虹旗等同宗教,你认同吗?

在5月时,北京清华大学黄同学和李同学公开放置10面象征同志运动的彩虹旗后被处分。

微信公众号“菠萝共和国”于18日发表文章《因放置10面彩虹旗,清华大学给予两名学生处分》,指他们于清华大学天猫超市留言墙小桌上放了10面彩虹旗,当日立即被要求约谈,两位同学拒绝后被辅导员威胁,包括“可能影响你的毕业”、“关系到你是否还能在这个学校待下去”等。

当晚,辅导员不敲门闯进他们的宿舍,学工老师(管理学生日常事务者)在宿舍楼下蹲守,在没有同意的情况下闯进宿舍强行约谈。两名同学于6月30日收到拟处分告知书,提到他未经批准在校内超市内擅自发宣传品,而黄同学多次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平台些谩骂、污辱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黄同学按流程提交了书面申辩,指告知书内没有明确列明污辱他人的证据,质疑老师对他于网路的言行有私愤,并指出污辱的定义不适合。他亦就放置彩虹旗一事申辩,反问校方如何构成不良影响。另外,校方指控他“不听劝阻”,他反驳校方没派人看守留言板,无法在事件发生后才作“劝阻”,也没有要求他们收回旗帜。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副秘书长田芊曾,厚德载物意思是人要像大地怀柔那样,万物滋养,生生不已。既要心胸广阔、包容他人,豪迈豁达、济世大爱;又要和谐为美、宽厚为德,志存高远、虚怀若谷;更要和而不同,互依共存。

但他们似乎对校训不敢苟同,“18年秋我入学清华,参加开学典礼,唱校歌的时候,我哭了。尤其是听到‘同仁一视,泱泱大风’这一句,因为我以为它是真的。”黄同学最后这么说道。

网民评价

事件引起网民热烈讨论,有浙江网友指转发事件后也被审查,批评即使是大陆最高学府也容不下异见,“再一次为自己所站立的土地感到很丢脸。这片土地不仅混淆黑白,还只有黑白。彩色是不被允许的,甚至在小镇做题家们笔尖所向的最高学府,理应最多元包容的地方,也是这样。谁在否定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的价值,谁在否定我们的存在,是这里的每一寸空气。很窒息。”

有网民以清华大学的校训讽刺其作风:“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今却载不下十面彩虹旗。”有人戏称清华大学实质是“清朝大学”,指其守旧思想和保守作风有如古代。

不过也有网民表示在发表个人意见时应看场合,认为学生的行为有宣传意味,不应公开展示并试图影响其他人,也有网民指代表LGBTQ+的彩虹旗在大陆等同宗教,指大陆不容许在公开场合宣传宗教,学生不应对著干。

由默许到压榨——大学LGBTQ+的生存夹缝

大陆政府在LGBTQ+议题上一直抱持“不支持、不反对、不提倡”的方针,默许了LGBTQ+群体于法律、社群及组织的进展。

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亚洲同志”项目中国国别报告,指大陆大学在学术层面对LGBTQ+议题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增多,一些学者努力在大学生中推广LGBTQ+课题,如复旦大学在2004-2005年就开设了关于同性恋的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LGBTQ+相关组织也渐渐在社会夹缝出现,大学LGBTQ+社团在青年同志社群行动中愈发活跃,由2000年至2018年期间按年增长,共成立50多个社团,部分组织受到校方认可,甚至被官方媒体赞许,如在2005年成立的的上海复旦大学“知和社”是全国第一个以社会性别(Gender)为主题的大学生社团。他们曾被官方默许,甚至受到鼓励。

由上海宣传部主管的《新民晚报》在2014年曾发表题为《阴道独白一演十年》的文章,正面地介绍“知和社”和他们的话剧,形容他们“希望更多学生参与公益,了解那些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弱势群体,关注女性主义、家庭暴力、同性恋、双性恋、性别理论等问题。”

关注大学多元性别社团的NGO从业者高硕指出,这些社团除了可以为校内性少数群体提供社群感之外,也是一个传播性别平等理念的平台,其中不乏质量高、社会影响力大的内容。

大学曾被认为是相对包容和可以理性讨论的环境,但近年政府逐渐打压大学LGBTQ+群体的生存空间。如上述已上映十多年的话剧于2018年被官方叫停演出。LGBTQ+权益的推进时常被视为来自西方的威胁,如2018武汉大学校方曾以“可能与西方势力有所关联”为由禁止相关学生活动。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庆祝成立100周年,大陆多所大学LGBTQ+社团的微信公众号忽然遭到封禁。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可以申诉的地方,帐号的过往内容无法查看后台一片空白,甚至名称都变成“未命名公众号”,中国外交部则回应需依法管理互联网。有性平会前成员指社团注册受阻,连贴海报发传单都时常要与保卫部周旋,公众号便成了传达声音与凝聚社群的“最后阵地”,但无奈被彻底抹除。

中国政府的立场

中国政府长年对LGBTQ+都是维持“三不”政策,即不支持、不鼓励、不反对。

2019年一次全国人大的记者会上,有官员指有大量民众提议“同性婚姻合法化”应被写入民法典,一度令民众以为政府态度转变。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于2020年在人权理事会上,声称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包括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亦指中华精神科学会早在2001年就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分类中剔除。

但中国政府对同志的态度似乎与对外说法有出入,中国官方近年正推动教育改革,希望让男性青少年更有“阳刚之气”。其中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修订再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将同性恋列入“性心理障碍”,以LGBTQ+为题材或情节的节目,通常会被广电总局禁播,或因媒体为求合规的自我审查而删减。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曾,LGBT为境外势力渗透及破坏中国生育政策,“LGBTQ将人重新分为不同族群,美国可以从中挑拨离间,破坏中国人的团结;第二,中国生育率已低到不得不干预的程度,国家推出三胎政策,各地鼓励生育之际,鼓吹性小众平权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加入这个不生育的群体,破坏中国人口大计。”

你如何看大陆对LGBTQ+群体的监管?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陈洛荞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