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台湾失智老人三度获邀担任国民法官,《国民法官法》再掀争议,你如何看?

引入平民参审员能否促进台湾司法正义,增加民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

2022年3月24日,台北地方法院,国民法官模拟法庭。

2022年3月24日,台北地方法院,国民法官模拟法庭。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小二2022-07-07 发起

你认为现时担任国民法官的资格门槛合理吗?

引入不具有法律知识的参审员能否促进司法正义,增加民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

你认为陪审制和参审制,哪个制度能平衡民意及法律专业性?

台湾《国民法官法》将于2023年实施,近期多个法院开展大量模拟法庭,改编真实发生的案件,让民众尝试担任国民法官,参与审判。但近日有媒体报导,一名101岁的失智老人三度收到桃园地方法院通知要担任国民法官,司法院就此致歉,表示怀疑地方法院的审核小组未有发挥作用。事件令到即将正式推行的《国民法官法》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究竟现行的挑选制度是否能确保担任国民法官的人士有足够的判断能力?让不具有法律知识的普通民众担任法官一职是否能够促进司法正义?

如何成为国民法官及国民法官的职责

根据台湾司法院网站《国民法官法》,法案第12条规定,年满23岁,完成义务教育并在地方法院的管辖区域内连续居住四个月以上的人士就合资格成为国民法官。而第13及14条则规定部分特殊身份人士不得成为国民法官,例如现役军人和警察、律师、现任或前任法官和检察官等等。第15条则是排除所有与案件有关人士成为国民法官。

成为国民法官要经过四关筛选程序,首先由地方政府随机抽选符合第12条列出的资格的国民组成国民法官初选名册,再由法院组成审核小组排除不符合法定资格(即符合第13及14条所列的情况)的国民组成复选名册。当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复选名册抽选一批候选国民法官,调查候选人士是否符合第12-15条的资格,之后在复选名册抽选候选国民法官到庭,到庭时再一次筛走不符资格者及符合资格但有权拒绝者(即第16条所列的情况,包括年满70岁以上人士、在校的教师及学生等)。

国民法官的职责包括审理(全程参与审判程序)、讯问(可讯问被告、受害人、证人等)、定罪及量刑。审判席会由3位专业法官和6位国民法官组成,判定有罪时须获审判席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量刑时,判处死刑要有6票同意票以上,判处死刑以外的刑罚则要有5票以上的同意票,而且只有在专业法官和国民法官双方都有同意票时,该量刑才会被通过。

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分别

根据关键评论网的文章,陪审制下的陪审员是独立于法官之外,只判定事实或被告是否有罪,但参审制下的参审员则是会和专业法官一起讨论被告是否有罪以及量刑。

台湾司法院表示台湾的国民法官制是融合了参审制与陪审制的优点,包括国民法官的人数、选任方式、调查证据方式等有参考陪审制。

现时香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采用陪审团制度;德国、法国等欧陆法系国家采用参审制,而部分国家如日本和韩国则是结合了参审制与陪审制的特色。

引入民间声音能否促进司法正义?

台湾司法系统长期备受批评,不时出现具争议性的判决,民间甚至衍生了“恐龙法官”一词,意思是指法官“活在恐龙时代”,做出脱离现代人想法的判决。

例如2019年铁路警察李承翰在处理逃票冲突时,遭到逃票乘客以刀刺伤,其后伤重不治。案件交到地方法院审理,判决指被告因为患有思觉失调,犯案时无法辨识其行为是违法,所以宣判其无罪,接受强制就医5年。判决结果一出引起各界哗然,民间指责负责法官是“恐龙法官”,认为即使患有精神疾病亦要负上刑责,不少政府官员及政治人物都都表示无法接受判决,案件经上诉后,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判处被告17年有期徒刑,惟仍有大量不满的声音,认为刑期依然是过短。

司法院表示国民法官制可以令到来自各社会阶层的人士参与审判,他们的常识及社会经验会为审判结果增加全面性,专业法官和国民法官亦可以互相讨论,融合多方观点作出审判,令到审判的结果既符合民意,亦不失法律专业,从而增加民众对司法系统的信任。

但同时亦有不少的反对声音,有法律界人士认为引入国民法官会大幅增加专业法官的工作量,根据报导者报导,几位模拟法庭的法官指出审判期间要用浅白语言向国民法官解释法律概念、案件审判原则,同时又要进行自身的审判职责,令到他们的负担更重。

台湾陪审团协会的创会理事长郑文龙和理事长陈维祥表示现时《国民法官法》的设计有问题,例如审判过程不透明,而且没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参审员容易受到专业法官的权威所影响,令到判决结果仍然由法官主导,令到国民法官沦为替法院“背书”, 无助于解决“恐龙法官”的问题。

民间对“恐龙法官”的不满往往是质疑法官量刑过轻,但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引入国民法官未必能解决这个问题。

桃园地方法院法官孙健智发文评论,指自己发现在模拟法庭中,不论是观审、参审或是陪审制下,当职业法官的权力越少,民众裁定的结果就会对被告越有利,量刑倾向比职业法官轻。律师蔡孟翰亦有类似的意见,指在不少的模拟法庭中,国民法官的判决是低于真实法官的量刑,甚至将有罪的案件判为无罪,所以他认为《国民法官法》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民众对司法系统的质疑,但好处是能够令民众透过亲身参与审判过程,了解司法系统的实际运作。翻查报导,去年其中一场的模拟法庭,改编了2016年施信诚杀妻案,施信诚当年被判处无期徒刑,而模拟法庭中的国民法官的判决是远轻于原判,判处20年的有期徒刑。

你认为《国民法官法》可以解决民众眼中的“恐龙法官”问题吗?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张卓琳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