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瑞典“失败博物馆”在台湾举行展览,鼓励人们从失败中学习,你如何看?

面对失败,你都会做些什么来继续前进呢?

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失败物品。

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地方的失败物品。图:失败博物馆 Facebook

端小二2021-12-13 发起

如果有机会,你会参观“失败博物馆”吗?

面对失败,你都会做些什么来继续前进呢?当初觉得过不去的坎,现在是否都已经跨过去了呢?

“现在才不是未来”、“他们到底在想甚么”、“要命的发明”,你如何看这个展览讽刺的社会概念?

“失败博物馆”将于今年12月到明年3月在台湾展览,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失败产品。博物馆于2017年由瑞典注册心理学家,组织心理学博士 Dr. Samuel West创立,曾分别在洛杉矶、上海、巴黎等地展出。

博物馆的灵感源自于位于克罗地亚的“失恋博物馆(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s)”,该展览探索了“失恋”和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它们给予我们的意义和道理。West在CBC电台上:“我觉得那个博物馆非常棒,我就是不得不开办这个‘失败博物馆’。”

展览分为九个展览区,包括“现在才不是未来”、“他们到底在想甚么”、“要命的发明”等。展出了来自六十个品牌,一百多件的“失败品”,当中包括苹果在90年代卖过的平板电脑、Coca-Cola公司2006年推出的咖啡味可乐 Coca-Cola BlāK,还有Google 2013年推出的Google Glass等。

有些展品虽然不是一个“失败”的发明,却标志了一间公司的衰退,例如是Kodak第一部数码相机。相机1975年推出的时候,销量非常好。但是,Kodak不愿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不愿创新,一直停留在把相片打印在纸张上的年代,最终公司于2012年宣布破产,成为一个“失败”的印记。

“创新需要失败”

博物馆的官方网页上写道:“在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接受失败。展览旨在激发有关“失败”的讨论,勉励我们有意义地放胆去冒险。”

West在流行时尚媒体《美丽佳人》的报导中指出:“商业文章都是关于成功企业家的故事,我受够了,每次都被强迫阅读一样的内容。文章里也会提到80%-90%的创新失败,但我们从来没听过这些的套论。失败才能让我们学习。”展览透过诙谐幽默的角度让参观者重新评价“失败”的意义。它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另外一个开始,是前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West也希望展览能够鼓励一种尊重,而不是嘲笑或忽视失败的组织文化。他在Quartz中指出:“这样的文化需要心理安全——一种允许人们成为“人”的氛围,分享对方的不完美,让大家提出‘愚蠢’的问题时不会受到批评。”

展览的台湾官方Facebook专页有超过2500人追踪。专页最近贴出了“失败博物馆”的宣传海报,字体不一,颜色配搭奇怪,设计相当俗气。看似“失败”的海报,却吸引了很多网民。有些人留言:“怎么可以把文字艺术师发挥得这么透彻”、“这张海报就超失败....名符其实的博物馆。”

面对失败,你都会做些什么来继续前进呢?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周悦蜓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