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澳大利亚打算立法,要求社交媒体为其用户的诽谤言论负责,你如何看?

你认为法案能保障社交媒体用户免受网络攻击和欺凌吗?为甚么?

2021年8月25日,澳大利亚墨尔本疫苗中心外,排队人士不少都正在观看手机。

2021年8月25日,澳大利亚墨尔本疫苗中心外,排队人士不少都正在观看手机。摄:Darrian Traynor/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1-12-04 发起

相关规定会影响你使用社交媒体和发表言论的意欲吗?

你认为法案能保障社交媒体用户,免受网络攻击和欺凌吗?为甚么?

澳大利亚总理指现实中的规矩需要在网络世界中存在,你认同吗?

“社交媒体往往能让懦夫匿名而没有后果地欺凌、骚扰和破坏他人的生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John Morrison)如此说道,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将会推动立法,打击网络欺凌。

澳大利亚,每五名年轻网络使用者中,就有一名受到欺凌,例如收到有害的信息、图像,或遭受排斥和羞辱。

社交媒体需对用户言论负责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立法,令社交媒体平台为用户的言论负上法律责任。莫里森于28日宣布,政府将会引进新法,使法院拥有权力,要求社交媒体公司揭露发表恶意言论用户的身份,明言政府不容许社交媒体成为让用户匿名破坏他人名声的屏障。莫里森称,政府需要确保“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规矩,在电子、网络世界中也必须存在”。

新法案将会提供不同措施,让网络诽谤的受害者得知诽谤人的身份,并解决网络纷争。第一,政府将会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迅速而简便的投诉机制,当有用户认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受到诽谤或欺凌,可要求平台移除相关诽谤言论。第二,政府将会制定联邦法院指令,诽谤受害者可向法院申请,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在无需同意的情况下,向受害者披露肇事诽谤用户的身份资料,让受害者采取法律行动。

何谓诽谤言论“发布者”?

诽谤法例中“发布者”(publisher) 一词的定义范围将会有所改变。法案列明,一般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户及组织不属于“发布者”。当他人在其社交媒体发布诽谤言论,该社交媒体专页拥有人无须为该言论负上法律责任。澳大利亚律政部表示,此举是为了回应高等法院于9月的裁决。当时法院宣判,即使社交专页拥有人对他人在其专页发布的诽谤言论不知情,该拥有人仍会视为“发布者”,需要为该言论负责。法律部认为裁决不公不正,新法将会表明,专页拥有人不属于“发布者”,不应为了无法控制的他人言论而承担法律责任。

悉尼大学教授罗夫 (David Rolph) 认为,上述措施排除了任何媒体组织作为发布者的身份,能减轻他们使用社交媒体时审核内容的责任。

至于社交媒体公司,现行法例中,他们并不属于“发布者”,新法案将会定义他们为“发布者”,要求他们为辖下平台的诽谤言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公司能够向诽谤受害者提供信息,协助识别诽谤人身份及展开诉讼,则公司可避免承担相关责任。

有电视台问及莫里森,会否担心Facebook因为新法案带来的法律风险而退出澳大利亚市场,莫里森指,退出市场将代表Facebook“对促使网络世界变得安全并不关注”。社交媒体公司,包括YouTube、Twitter与Facebook拒绝回应新法案内容;Facebook早前曾提到,公司无法合理地期望能够监管平台上的所有言论是否有诽谤成分,而且Facebook对用户页面的存取权较用户自身少。

其他地区的诽谤法律

香港和英国有诽谤法律来监管互联网。在香港,如果互联网使用者上载含有诽谤字句的内容到网站,如果该网站的主持人或公司不删除诽谤内容,该网站的负责人可能需要负上发布诽谤内容的法律责任。

英国曾有一个案例,有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从不知名人士手中,收到含有诽谤内容的文章,该供应商在互联网保留该文章,且没有应被诽谤者要求移除文章。法庭因此裁定供应商为发布者,须对发布文章的诽谤内容负责,因为供应商为网站的主持人,应当留意到自己网站的内容带有诽谤成分。

你认为社交媒体有责任监管用户的发布的内容吗?为甚么?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吴卓贤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