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广告商将香港经典动画角色麦兜化作饭煲中的腊肠,这种黑色幽默你欣赏吗?

有网友认为在此广告中,原作者出卖了自己的作品,你认同吗?

荣华日前推出以香港经典动画角色“麦兜”为主角的广告,讲述他与女友相恋的故事,尾段二人躺在雪地的一幕渐变成电饭煲内的一孖腊肠,惹来讨论。

荣华日前推出以香港经典动画角色“麦兜”为主角的广告,讲述他与女友相恋的故事,尾段二人躺在雪地的一幕渐变成电饭煲内的一孖腊肠,惹来讨论。网上图片

端小二2021-11-02 发起

将深受喜爱的卡通人物以“恶搞”形式呈现,能带来怎样的市场效果?

有网友认为在此广告中,原作者出卖了自己的作品,你认同吗?

身为创作者,应如何平衡作品的商业价值和观众的期望?

麦兜是伴随香港人长大的一套经典动画,由谢立文撰写剧情、麦家碧绘画,被视为香港本土文化的象征。不少品牌乃至政府部门都喜欢与麦兜合作,推出宣传产品。近日,荣华香港就推出了一条以麦兜为主角的广告片,引来网民热议。

“荣华腊肠,天然生晒”

这条长半分钟的广告片标题为《最美好的自己》,配上“一点一滴,一分一秒,一生一世,我交给您,最美好的自己...零舍不同!”的广告词,以及“#陪你追寻梦想”、“#天然生晒”等标签。

影片以麦兜及其女朋友作主角,麦兜温馨地独白,说自己辞掉了一毕业就任职的工作,去寻找更美好的自己,结果找到了现在的另一半,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然而,最后两人登上雪山,躺在雪地上深情对望,却在下一个画面变成了白饭上的两条腊肠。

所谓“最美好的自己”,原来只是别人的盘中飧。

网民反应

帖文在脸书上获得了逾1.1万个赞好及表情反应。当中约6000人给予“哈哈”表情,逾千人给予“惨惨”表情。而留言区的网民则反应两极,褒贬不一。

有些人认为黑色幽默无伤大雅,有网民更幽默改图,将麦兜卡通的其余角色配上食物名称,如龟苓膏、深井烤鸭等,获逾千赞好。有些人却说此广告令人不安,是“童年崩坏”,发誓以后不再光顾荣华。

但有网友形容这是“好写实的都市故事”,“人生几努力都系俾人食住(人生多努力都只是被人骑在头上)”,认为此故事反映了香港人的命运。更有人认为作者麦家碧、谢立文是为了赚钱出卖角色,将麦兜变成“人肉叉烧包”。

此广告亦令网民想起曾经被疯传的日本生命教育课程。课程中,同学需要亲手养大小鸡,再把牠们杀掉、烹调、进食,就像本次广告中,麦兜被“杀掉”,制成腊肠一样。当时网民对教育课程的态度同样两极,一派认为课程没有问题,生命本来就是残忍的;一派则批评课程变态。

但不论这次网友的立场如何,此影片的确引起了热议,有高达42万次观看次数、接近4500分享次数。

近年的麦兜动画发展

网友对麦兜作者的质疑,其实不止于本次与荣华的合作。

近年,麦兜团队开始北上发展。从2009年的电影《麦兜响当当》开始,麦兜系列变成了中港合拍动画片。电影系列中的本土元素越来越少,更有影评人认为麦兜系列逐渐变成了类型片——麦兜只是一个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如侦探、超人等。

举个例子,直至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为止,麦兜在电影中依然是居住在大角咀的小朋友;但自《我和我的妈妈》开始,麦兜的居住地变成了隐喻香港的小渔村。对白中一些地道的粤语用词也被代替:“打泻锣蟹”变成了 “打翻螃蟹”、“蚀底了”变成“亏大了”等。香港粉丝不禁质疑:麦兜是否开始变质了?对此,麦家碧在受访时则回应动画的“取材依然在我们身边”。电影中“傻呼呼的麦兜闯内地,说的仍然是我们的故事。”

访问过麦家碧的记者关震海在后记中提及:“有追开麦兜会清楚,其实他和麦太都是无打算改变将来,他们的人生就是等待变做一条腊肠(或扣肉),油腻腻的融入饭里,为人提供热量”,因此麦兜变做腊肠并不恐怖。他更认为麦兜代表了以前的“香港仔”,讨厌他即是憎恶自己的过去。

否定麦兜变成腊肠的下场,即否定自己?部分网民似乎对这个说法并不买账,认为动画中麦太(麦兜妈妈)让儿子上兴趣班、带他去旅行都是为长他的志气,而不是为了让儿子将来成为一条腊肠。也有人认为麦兜作者为利益“卖猪仔”的行为与动画含义不能混为一谈,作者出卖作品就是违背初心。

对于广告商这次的市场推广,你又有什么看法?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陈欣陶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