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港府称为打击罪案拟推电话卡实名制,你如何看?

各种强制收集个人资料的政策屡现,保安、隐私、监控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2021年1月30日深水埗,一间出售太空卡的摊档。

2021年1月30日深水埗,一间出售太空卡的摊档。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小二2021-02-02 发起

全球大约155个司法管辖区,已实施电话卡登记规定,你所在的地方实施了吗?

港府冀电话卡实名制能打击罪案,但墨西哥在推行类似政策三年后,发现没达到预期效果而取消,你怎么看?

各种强制收集不同个人资料的政策屡现,保安、隐私、监控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1月29日,香港政府宣布,就电话储值卡实名登记制度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咨询建议,市民日后申请电话储值卡时,要提交中英文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明文件号码、以及身份证明文件副本予电讯商登记,原有已经启用的电话储值卡都要登记,外国启用的储值卡不受规管。

电讯商会自行建立用户个人资料库;16 岁以下人士要登记服务计划或电话储值卡,相关登记必须得到一位“合适成人”,即家长、亲人、监护人确认;每名用户只可向每个电讯持牌人登记不多于3张电话储值卡。

针对用户登记数量设限一项,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回应,全港估计约有多于30间电讯商,“如果有些人真的有需要,严格来说都可以申请90张(电话储值卡)以上。”

据建议中的时序,实名登记制度一旦实施,全港的新、旧电话储值卡在一年内都应完成登记,否则就会失效。电讯商持牌人建立用户个人资料库后要核对用户资料,如发现资料虚假,要取消相关电话储值卡登记,并保存相关登记记录最少 12 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建议中提到,执法部门在有法庭手令,或者在“某些迫切或紧急理由”而没有手令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持牌人提供电话储值卡用户的登记资料。建议并指,任何持牌人以违反规例,通讯事务管理局可按照《电讯条例》惩罚持牌人,初犯最高罚款 20 万元、第二次最高 50 万元、第三次或以上最高 100 万元。

BBC新闻提到,目前全港700多万人口中,有多于2000万张电话储值卡,即是人均使用两至三张,当中56%用户是使用匿名储值卡,即涉及超过1000多万个用户。

全球逾百地区实施电话卡实名制,港府推立法为打击罪案

港府解释,推行电话储值卡实名制的原因,是认为可减低电讯网络遭滥用,并指储值卡被用作电话骗案、制造土制炸弹、恐怖活动等有组织罪行,危害公众安全,又指不法之徒会用储值卡隐藏身份。

邱腾华及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指,立法目的为打击罪案,“甚么罪案也好,如果可以协助警方或者其他执法机构,能够在调查和执法工作收到效,这就是目的。”

咨询建议引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于2020年3月所发表的文件,指全球大约155个司法管辖区,已实施电话卡登记规定,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及台湾等。

澳大利亚于2000年引入储值卡身分查核规定,购买储值卡的用户须向电讯商提供姓名、身分证、地址及电话卡持有数目等,亦有限制每人只可登记不多于5张储值卡。澳门在2019年12月22日随着《网络安全法》生效,澳门的个人和商业用户都要提交相关资料来申请电话服务。而中国大陆就在2015年要求电话卡需要身份证验证,2019年开始更需要通过人脸识别才能够办理上网服务。

电话卡实名制能否打击电骗成疑?

澳门、台湾、大陆的朋友对电话卡实名制或许并不感到陌生,但此一咨询却在香港引来疑虑。

民主党认为,就全球150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已经推行实名制而言,香港政府认受性低,不适合与其他有真正普选产生,及获得市民信任的国家比较。另外,香港一般重要政策咨询期为三个月,但今次为期一个月,中间还包括农历新年假期。民主党批评,政府是无意真正咨询市民。

建制派议员葛珮帆则支持立法推行电话卡实名制。她指自己接触过各种求助个案,警方追查困难。很多骗徒利用匿名电话卡令长者受骗,认为立法有助防范类似案件。

信息科技界选委、数据科学家黄浩华质疑电话储值卡实名制能否打击罪案。黄指,现时不少诈骗案均是境外诈骗, 在境内实名登记电话卡难以阻止,罪犯制作炸弹亦不必使用电话卡,大可使用其他工具。信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认为,电话骗案除了用匿名电话卡,更多是用虚拟电话号码(VoIP),根本无需电话卡就可以打出,“用VoIP,装作顺丰、入境处都可,根本不是匿名电话卡打出,所以(电骗)不是一个好大的理由。”

匿名电话卡用途多,有市民担心私隐问题

方保侨举例,匿名电话卡可有不同用途,例如个别地方上网速度缓慢,或是上网数据流量不够用,而倾向以低价购买匿名储值卡,比起透过电讯商的登记计划便宜方便。他又指:“保安和监控很多时候是一线之差,最后是取决于市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多高,台湾都可以透过电话追踪用户作抗疫之用,但政府信任度低时推出这些计划,就只会有好多阴谋论,又会担心会否被执法机关滥用。”

的士司机苏先生认为:“(电话卡实名制)是不方便,我们用这些电话卡(储值卡)做生意,你次次要上台。”亦有市民担心私隐问题,张先生:“这些都是私隐,我不知道他取我的私隐用于哪里,所以觉我不安心。”

研究称实名登记与减少罪案无直接关系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当时全球约有90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相关措施,然而并无实际证据显示实名登记与减少罪案有直接关系。根据当时的数据,全球约有15亿人无任何形式的身份,电话智能卡实名制会夺走其举报犯罪,甚至拨打紧急服务求救的机会。

而香港亦有“无身份人士”的存在,他们可能是难民二代没有办理出生登记13000名免遣返声请人或声请被拒者。

GSMA 在2013年的“白皮书研究报告”总结,目前并无证据证明电话卡实名制会导致罪案减少。报告中举例,墨西哥2009年亦曾推行电话卡实名制,但最后发现无助打击罪案,三年后取消。当时新措施令墨西哥人改用其他方法获取电话卡,例如在黑市或直接在外国买电话卡然后漫游。墨西哥政府当时表示,2009年至2010年间,勒索电话反而上升40%,绑架增加8%。

GSMA 引述墨西哥政府报告说:“政策基于错误理解,认为罪犯会用名下或同谋注册的电话卡。报告指出,注册不但无法确保用户资料的准确性,更可能导致无辜的用家被盗取资料。”

2020年,澳门破获一宗与电话储值卡相关的伪造文件。当电讯公司职员以虚假资料登记大量电话储值卡,再将相关电话预付卡转手以供非实际登记的其他人士使用。

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认为,如要使用海外电话卡,犯罪成本即大增,亦会与其他国家合作打击罪案。

一直有研究信息安全的香港写作人“薯伯伯”提出建议,“应对”电话卡实名制,例如把社交媒体的电话卡号码,转为虚拟电话号码、长备国际数据漫游卡。

各种强制收集不同个人资料的政策屡现,保安、隐私、监控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黄美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