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香港突袭式封区,区域性的强制检疫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吗?你如何看?

有区议员指出,分区强制检疫有机会导致“妖魔化”该地区、歧视少数族裔等问题,你怎么看?

2021年1月25日油麻地,封锁区内一名儿童在家窗边望向街外。

2021年1月25日油麻地,封锁区内一名儿童在家窗边望向街外。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小二2021-01-29 发起

有专家认为封区检疫的成本大,效果低,你认同吗?

有区议员指出,分区强制检疫有机会导致“妖魔化”该地区、歧视少数族裔等问题,你怎么看?

有意见认为区域性强制检疫并不能找出所有病人,反而让持检验阴性的人对疫情掉以轻心,从而造成防疫的一大破口,你同意吗?

截至1月23日,香港疫情感染确诊病例突破10000宗。其中,佐敦及周边地区自今年起录得逾160多宗病例、涉及50多幢大厦,成为疫情高危地区。政府于23日凌晨4时宣布,围封佐敦部分指定区域,禁止居民外出。这是疫情爆发一年以来,香港第一次实施封区政策。

根据政府发布限制与检测宣告,在该受限区域内约有10000人,这些人士须完成检测、持阴性证明才可离开。据媒体报导,该区包括至少150座住宅楼宇,在封区期间,政府在此部署了3000名公务员,其中有包括超过1700名的警员或其他纪律部队人员。

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就有关行动表示,本月1日至20日,政府在油麻地至佐敦划定的指定区域内发现162宗确诊个案,涉及56幢大厦,而且区域内多幢大厦的污水样本对病毒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因此政府决定引用香港法例第599J章《预防及控制疾病(对若干人士强制检测)规例》,实施留在原处所检测令。 在该次封区与强制检疫的过程中,7000名居民接受病毒检测,当中13人确诊。至25日凌晨近3时半,警方收起现场的路障,受限区域在封锁近48小时后逐步解封

26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就佐敦封区一事向记者表示,“行动系成功嘅”(行动是成功的),又表示未来会缩小封锁范围,以“突袭式”封区。林郑月娥又形容行动顺畅,政府评估是“有成效”。当被问到日后会否再在其他地区设“受限区域”时,林郑表示,“唔讲得”,“下一次要做到突袭式、保密程序较高”。

随后,同晚7时,香港政府即列油麻地碧街等地为“受限区域”,突击封区强制检测。封区期间,约330名居民接受检测,后发现一宗确诊个案,直至27日早上6时解封。林郑月娥同早上于社交平台发文,声称“行动达标,感到高兴”。

而昨晚,政府再度突袭式封区。 因北角锦屏街东发大厦至今累积至少13人染疫,当局于晚上7时许刊宪,宣布将该大厦A、B、C和D座列作“受限区域”,强制区内共475人接受检测,今早(29日)7 时解封,并未找到确诊个案。

封区成效惹质疑

对于“封区”成效,香港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在香港电台节目表示,受限制区2日内仅找到13宗确诊个案不算多,但却动员超过3000人封区检测,其直接与间接成本都高。另外,其检测结果亦与“愿检尽检”(指市民没有病征,但担心自己已经感疫,主动接受病毒检测)的确诊比例差不多。因此,梁认为封区检测的成本效益相对低,该做法作用不大。

油尖旺区议员李傲然亦认为,当局封区的安排过于草率。政府封区,却没处理区内㓥房多,造成污水渠口错乱的问题;未能减低病毒在大厦内垂直传播的风险。

李亦指出,突然封区不作赔偿,除了令商户损失惨重外,亦有可能发生居民被标签的问题,对当区的少数族裔居民造成歧视。另外,政府虽然有向受限区内的市民提供食物,但未有顾及少数族裔宗教需要,向他们提供猪肉,认为当局的安排未有思虑周详。

对于政府称封区强检后,有助当区经济回复正常。油尖旺区议会副主席余德宝反驳:“佐敦被强检后,商户反映人流减少,死气沉沉,经济未能恢复。而油麻地商户亦被迫在强检前,减价促销,令生意大受影响。”

油尖旺区区议员李伟峰则政府计划粗疏,顺丰大厦(区域内的其中一座大厦)被强检两次。而且居民需要“打蛇饼”(排队等候多时),聚集排队检测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不过,除了批评的声音以外,也有相关人士对此次封区举动持不同看法。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认为,发现13宗新型肺炎个案并不算少,认为封区行动有成效。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也就郑的言论表示部分同意,称倘若不实施禁足令,患者可以跨区传播,因此有需要围封。不过,郑泳舜又认为,如政府在一月初就开始实施封区,相信效果会好得多。

相关讨论

针对佐敦此次的封区政策,纽约时报以一篇名为《被封锁的“棺材房”:禁足令暴露香港社会不平等》的文章,讨论了香港阶级不平等与封区之间的关系。

文中提到,在佐敦社区,有著20多万香港最贫穷的居民。他们住在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5平方米,这种居住环境可以导致疫情再次爆发,同时也让被禁足的居民尤其痛苦。另外,在封区期间,居民们有可能因收入问题,担心一天不去上班的后果;或担心自己因困在通风很差、有利于病毒传播的环境中而染疫。

然而,对于推动香港第四波疫情、被认为由“富人”组成的“舞蹈群组”;以及一间位于中环,公然违反保持社交距离规定的酒吧,政府却从未对其有“封锁”举措。

除此以外,此次封区也引来了大家对歧视少数族群的相关讨论。许多南亚居民住在佐敦及周边地区,随著病毒的传播,一些当地人开始笼统地指责南亚人有不卫生的习惯。油尖旺区区议员余德宝表示,“如果说他们做错了什么的话,那就是他们穷,住在㓥房里,或者他们有不同的肤色。”

余还指,政府一直未有正视区内“三无大厦”(指无业主立案法团、无管理公司及无居民组织)、㓥房及少数族裔的问题,只懂“封区”了事。

另外,深水埗区区议员刘家衡表示,该区居民都开始担心会成为下一个封区的目标,连日来不断有居民向他查询,亦有居民已经选择离开深水埗区。他批评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形成草木皆兵的气氛,令居民陷入恐慌。

类似概念曾于台湾被提出,但并未实施

2020年3月,台湾正于疫情仍处于未受控制的阶段,坊间不断提出“普筛”的声音(指大范围或特定范围的强制筛检)。面对“普筛”的建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认为,一旦进行普筛,那些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因检验结果呈现阴性而被大家忽略,后续更可能成为防疫破口。另外,从成效、资金、时间精力来看,台湾都没有采用普筛的必要。

陈又表示,民众可能会以为普筛可以把病人都找出来;但实际上会有伪阳性、伪阴性,不能真的把所有病人都找到。他也提醒大家,筛检阴性不代表不会染病,保持社交距离才是防疫之道,如果普筛后,民众自以为阴性就放松防疫戒备,如丢掉口罩、不保持社交距离、随意出入人潮拥挤处,病毒反而可能找上门。

你认同香港突袭式封区强制检疫的政策吗?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张清雯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