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港府要求参选东奥运动员签署文件,承诺不能将政治信息带到赛场上,你如何看?

历史上,奥运会经常成为各种族及各国运动员作政治表态的场所,奥运会真能保持政治中立吗?

2020年3月24日日本东京,戴著口罩的人们在奥运五环旁拍照。

2020年3月24日日本东京,戴著口罩的人们在奥运五环旁拍照。摄:Carl Court/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1-06-18 发起

延迟一年的东京奥运即将开幕,有建制派议员倡议禁止香港运动员在赛场表达政见、作出“反政府的行为”,你如何看?

国际奥委会表示将处分借赛场作政治表态的运动员,这是把“政治与体育应该分开”还是对侵犯人权行径的漠视?

历史上,奥运会经常成为各种族及各国运动员作政治表态的场所,奥运会真能保持政治中立吗?

原定于2020年举办的日本东京奥运因应疫情一再延期,事隔一年,终于在7月23日开幕,举办至8月8日。目前,香港运动员共在10个大项赛事中取得40个参赛资格,包括游泳、空手道、场地单车、风帆、体操、剑击等。

港府早前出资购入奥运转播权,交由电视台作直播或转播。18日,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在民政事务委员会,担忧有运动员利用国际转播的机会宣扬一些的政治理念,以及作出“反政府的行为”,询问政府会否要求参赛运动员事前签署承诺书,防止他们在赛场上作出政治表达行为。

民政事务局体育专员杨德强回应,政府已规定运动员出赛前需签署文件,内容包括不能“将政治信息带到体育赛场上”。

在2019年11月的剑击新赛季中,香港女子花剑队出战世界杯埃及站时,三名成员高举“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手势,为2019年区议会选举民主派议员和市民打气,此举引来建制派议员抨击。民建联梁志祥在民政事务委员会上重提事件,指出这是“反政府”的行为;新民党容海恩亦关注政府有没有在事后处分相关运动员。

但香港学者李峻嵘认为,在西方国家,运动员进行政治表述十分常见,如果东京奥运成功举办,开幕誓词会加入尊重多元等字眼,而这个明显是回应过去几年“Black Lives Matter”中,运动员对反种族主义的政治宣传。

奥委会指引称“政治与体育应该分开”

体育专员杨德强指出,国际奥委会不断强调“政治与体育应该分开”,称运动员若违反《奥林匹克宪章》精神和奥委会指引,将会受到停赛等处分。而民政局长徐英伟认为,香港运动员非常专业,会“专注于运动上的参与和表现”。

近来各国政治风波不断,国际奥委会于2021年4月21日决定,根据第50条规定,任何运动员不得在赛场上作出政治或宗教意味的表态,包括近年“Black Lives Matter”的示威中,“单膝下跪”这个讽刺美国白人警察勒死黑人平民的举动。

国际奥委会表示运动员需遵守《奥林匹克宪章》﹙Olympic Charter﹚,该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而制订的总章程,旨在实践“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健康、平等、和谐的运动竞技,因此希望看到各国运动员共聚一堂,“展示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峰”,不受任何政治风波所干扰,亦不赞同各国运动员出于政治原因抵制奥运会。

美国奥委会则持相反的态度。自国际奥委会表态后,它随即发公开声明,指不会惩罚任何在东京奥运会中进行抗议行动的运动员,尊重运动员和平自由地表达意见,甚至支持运动员主导的委员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修改宪章。

奥运会中的政治风波

历史上,运动员经常借奥运作政治表态,例如抵制运动等,当中更有一些来自大国博弈。例如1980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形国家,包括加拿大、西德、日本,联合抵制俄罗斯奥运会,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另有一些来自运动员自发的政治表态,为种族、宗教等维权。

1968年,两名美国非裔运动员于该年的奥运会颁奖礼中作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表态。他们登上颁奖台后,在大会播放美国国歌时,举起戴上黑手套的拳头,示意美国应包容不同肤色的人种。尽管奥委会强调种族平等,但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Thomas Bach)点名批评这种政治表态的手法。

美国太平洋大学专门研究奥运历史与政治的朱尔斯‧博伊科夫教授(Jules Boykoff)接受BBC中文访问时,指责奥委会不支持运动员在比赛场上作政治表态是“伪善”的行为。他认为国际奥委会为了确保奥运会继续进行,宁愿漠视侵犯人权的暴行。

他更进一步批评国际奥委会不断以政治中立为由,反对抵制奥运的声音,违反《奥林匹克宪章》中“很多关于平等和反歧视的强大观念”,讽刺“国际奥委会为了方便做事,而忽略自己的宪章”。

历史上,奥运会经常成为各种族及各国运动员作政治表态的场所,奥运会真能保持政治中立吗?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林诗雅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