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疫情负面信息冲击心理防线,你有感受到恐慌与焦虑吗?

“替代性创伤”、“群体性抑郁”这类心理学术语,能准确说明这些不安的源头吗?

2020年1月31日,香港市区戴上口罩的市民。

2020年1月31日,香港市区戴上口罩的市民。摄:陈焯煇/端传媒

端小二2020-02-17 发起

疫情进行时,负面信息频频冲击网民心理防线,你是否也陷入过度恐慌与焦虑?

“替代性创伤”被指心理术语大词滥用,如何理解本次疫情中出现的“群体性抑郁”?

病毒需防,心理健康亦值得关注,危机之中如何调节心态进行心理“防疫”?

疫情之中,中国社会情绪出现“低潮”,近阶段的群体性抑郁被指是共情之下产生的“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所致。

这一概念最先在1990年由丽莎·麦肯(Lisa McCann) 与罗利·佩尔曼(Laurie Pearlman)提出,意在关注专业心理治疗者因与患者咨访互动而出现类似病症之现象,后经多名心理学家补充与扩展,现多指因一线工作或长期目击,对创伤受害者产生同理心而投入情感的状态。

作为专业的心理学术语,“替代性创伤”与大众的距离其实不算太近。以中国社会为例,除因2008年汶川地震引发救援人员心理问题,“替代性创伤”短时间内集中出现在相关领域专家著论当中,此外它几乎不属于日常交流话语体系。而2020开年,这一心理学词汇却大见“回暖”。

“替代性创伤”近期首次出现提及高峰正是在1月24日——华人农历大年三十当夜。遵循传统,应是家家围坐,乐享团聚;被称为华人“电视年夜饭”的“春晚”亦沿袭大红大紫、载歌载舞闹新春的传统,画面一片和乐。融融的祥和中国年气氛却并未传递开来,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上成片的心碎恸哭。

由1月20日钟南山院士通过央视确认新冠病毒“人传人”作为起点,短短几日内,事发地湖北已通报单日两位数的新增确诊,省内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疫区”中心武汉亦于23日十时“封城”。而种种加速推进般的情节背后,是当地百姓与医护的措手不及,网络上出现大量湖北各市各地区的求援信息,中间夹杂着临时获知“封城”的普通市民惴惴不安的只言片语。

连日发酵后的24日当晚,中国大陆社交平台“微博”上一则“武汉医生崩溃大哭”视频引发关注,一线医护以方便面、蛋黄派作年夜饭的实录亦在时间线上流传,引网民大呼痛心。纵观当晚网络舆论,“春晚”的关注度完全被武汉疫情甩在身后。

时近凌晨,微博网友@一只阿蟹贴出“替代性创伤”的“百度百科”词条截图,并跟文呼吁,“不要给自己加重心理负担了!尤其是很多人明显已经产生了替代性心理创伤了!如果有以下症状请停止刷微博吧”。该条发言截止目前获得4.4万余次转发,三千多条评论及9.2万余次网友的情绪表态。次日,科普型博主@冷知识bot撰文提及媒体接连报导负面新闻“可能会给受众带来潜移默化的替代性创伤”,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亲证负面情绪的“绑架”。这一晦涩的专业术语自此在2020年新春走进大众视野。

“微信指数”亦通过追踪大数据肯定了这一词条的“落地”—— 23日“替代性创伤”的指数为0,24日大涨至900,25日更达巅峰129,362,日环比增长14273.56%。

此后一段时间,在中国大陆几大主流社交平台上,尽管网民或悲痛或愤慨,随不同新闻事件情绪多变,“替代性创伤”却能不变应万变,高频而密集地被应用。

最近,众多“替代性创伤”之说中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有观点认为“替代性创伤”名头过大,网友获知负面新闻报导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尚不能与一线人员的真实苦痛等同,所谓的“感同身受”或只是一种发泄式的“共情”。而这种负面情绪往往又与自身的安危判断挂钩,多是因报导而缺乏“安全感”,生出的焦虑与不安情绪。

不论“替代性创伤”是否被“大词小用”,社会情绪走低,群体抑郁情绪频现是不争事实。疫情当下,紧张与担忧难免,惟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之重要保障,抗疫同时也要多加注意心理层面自我调节。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王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