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注册新手机服务被要求必须进行面部扫描,保障网络安全还是侵犯公民私隐?

当人脸识别技术被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会有怎样的顾虑?

2019年8月,中国移动在重庆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展示人脸识别科技。

2019年8月,中国移动在重庆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展示人脸识别科技。摄:Visual China Group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9-12-03 发起

12月1日起,中国用户在内地注册新的手机服务时必须进行面部扫描,是保障网络安全还是侵犯公民私隐?

有人指手机实名制、网络实名制会收窄言论自由空间、强化国家对个体的监控,你怎么看?

当人脸识别技术被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会有怎样的顾虑?

12月1日起,中国电信商开始收集新登记手机服务的用户的人脸识别信息。电信从业者在实体渠道须使用人像比对技术确保申请人身份与证件一致后才能准许用户办理入网手续。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强化中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

一名中国联通公司的客服人员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规定实行后,客户在注册新的手机号码时可能需要“录下他们自己转头和眨眼的样子(record themselves turning their head and blinking)”。

这项新生效的规定来自今年9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目的在于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及配合落实《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通知》亦规定用户不得二次转售、倒卖电话卡。早于2013年,中国便开始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民众在申请手机号码时需要绑定身份证件并拍摄照片。

除了手机实名制外,中国也实行网络实名制。2017年6月1日起生效的《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向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用户提供相关服务。

牛津大学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学者杰弗里·丁(Jeffrey Ding)在接受BBC访问时说,中国决心消除匿名电话号码和匿名互联网账号,一是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性,减少网络诈骗;同时也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追踪及集中监控用户。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中国社会的商业、娱乐、监视系统等领域,该项新策的实施标志著国家正式开始强制性地采集手机用户的面部人像资料。

中国正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监控系统,根据英国科技网站Comparitech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约2亿部闭路电视摄像机,并打算在2020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6.26亿。届时,每两个人便有一部摄像机监控。人脸识别技术在这一系统中起著关键作用。

根据媒体报道,去年中国警方曾运用面部识别技术,在某知名歌手的演唱会现场辨认出前来观看表演的逃犯并成功拘捕。《纽约时报》曾披露,当局正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监控追踪生活在中国各个城市的维吾尔人。今年10月,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主任战明辉曾表示,北京地铁将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分类安检。

民众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人脸识别技术。不少智能手机、移动支付软件都开通了“刷脸”功能;一些高校和居民楼也开始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2017年起内地开展了改善公厕设施条件的“厕所革命”,不少地方市民要通过“刷脸”定量取用厕纸。

在商业机构和公权力部门大规模收集公民面部信息的同时,舆论也表达了对该种现象的担忧。今年10月,因不满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强制游客“刷脸”入园,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向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这被称之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郭兵认为,面部特征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被泄露、非法提供给他人或者滥用将极易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

央视近日发布的一篇报道揭露,在腾讯推出的二手交易APP转转上,买家可以用10元人民币买到超过5000张人脸照片,其中包括同一个人做出不同表情、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记者询问卖家这些照片是否取得了被拍摄者的授权,卖家说“经过授权的肯定不是这个价了”,并表示这些照片大多应用于训练机器学习算法。

在百度贴吧上也有网民兜售人脸照片,不带个人信息的照片0.5元人民币一张,带有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银行卡信息的照片4元人民币一张。记者了解到这些数据可能会被用于申请信用贷款甚至注册公司。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李瑞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