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上海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被指配套不周、扰民和操之过急,你怎么看?

中国大陆拟2020年底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国各地亦争相推出相应措施,有人指垃圾处理前端严格,后端垃圾焚烧和填埋却依旧落后,成效难以评估,你怎么看?

上海宣称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是操之过急还是环境所必须?

上海宣称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是操之过急还是环境所必须?摄:Nicolas Asfouri/AFP/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9-06-18 发起

上海7月1日将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等四类垃圾分类方式遭市民质疑,你怎么看干湿垃圾的分类?

中国大陆拟2020年底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国各地亦争相推出相应措施,有人指垃圾处理前端严格,后端垃圾焚烧和填埋却依旧落后,成效难以评估,你怎么看?

有市民指撤桶与定时定点等措施操之过急,你怎么看?

据年初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将于7月1日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将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强制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同时,自2017年中国住建部发布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后,各地均开始推行相关政策,西安也将于9月推广强制垃圾分类。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3月18日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计划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并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其他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而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垃圾必须根据可回收物(包括废纸、玻璃等)、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药品等)、湿垃圾(食材废料、瓜皮果核等)、干垃圾(除上述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四类进行投放;各单位,包括市政机关等需减少一次性用品,例如餐饮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旅馆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日用品等。《条例》还涉及了分类收集、运输等垃圾治理体系其他方面的规定。违规者个人最高罚款200元人民币,单位混装混运垃圾最高可被罚款5万元。

然而,上海的干湿垃圾分类方法却被调侃成为了“全民知识竞赛”,有市民在网上就表达这种分类方法非常不便利。有网友用珍珠奶茶作比,如果喝完了奶茶,没有一点残渣,就可以将杯子扔进干垃圾桶,但是若是没喝完,需要将奶茶倒入下水口,珍珠等残渣丢入湿垃圾,杯子及吸管丢入干垃圾,塑料盖扔到可回收垃圾。

媒体人蒋亦凡则认为干湿垃圾的叫法具有误导性,应根据事物的本质而非表象来设置类别。他指出湿垃圾的正确命名是“有机质垃圾”,回收意图是让源自植物光和作用的有机物可以重返土壤,例如装过水产的塑料袋等“湿的垃圾”就不会被误分类为湿垃圾。亦有网民认为湿垃圾需要脱袋倒入垃圾池会带来异味和病毒。

对于垃圾分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健在《垃圾革命:东京经验与上海战略》的讲座中提到,日本的垃圾分类按阶段推行,1980年,垃圾只被简单的分为可燃与不可燃,1990年代进一步区分出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目前日本的生活垃圾被大致分为有毒有害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大件垃圾五类。这对于居民的要求较少,且给予居民较长的时间适应垃圾分类的过程。

撤桶与定时定点等措施也引来了诸多不满,政府将社区楼道和门洞原有的垃圾桶撤走,集中放置在指定点位,居民也只有在固定的时间前往这些点位,才能投放垃圾。有网民反映这难以满足居民正常扔垃圾的需求,例如部分小区将扔垃圾的时间定为傍晚五点半至七点半,上班族群无法在规定时间扔垃圾,且新设置的垃圾存放点无法承载巨大的垃圾量。在上海,甚至催生了代扔垃圾的新服务。上海崇明区书记唐海龙表示,撤桶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减少源头污染。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做好源头分类外,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后续处置环节也必不可少,例如若垃圾桶的垃圾已经分好类,却被一股脑倒进一辆垃圾车上,就功亏一篑了。目前根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推算,上海生活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占比80%,循环利用的垃圾占比20%,而与上海不同的是,东京不直接填埋垃圾,而是将焚烧过后的灰烬进行填埋,处置结构更环保。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表示,提高垃圾处理能力要让分出的资源物实现再商品化,在回收物流、垃圾处理化工厂等方面都需要坚持市场运营。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 张美悦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