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艰深专业学术著作是否有翻译引进的必要?打破语言壁垒是学者必备的能力吗?

译者陆大鹏指,大体量的翻译带来了如译者被出版商压榨、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译者强朝晖则认为学术著作的译本对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很重要,你怎么看?

耶鲁大学图书馆。

耶鲁大学图书馆。摄:Nathan Ben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端传媒读者2019-01-16 发起

译者陆大鹏指,大体量的翻译带来了译者被出版商压榨、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译者强朝晖则认为学术著作的译本对于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很重要,你怎么看?

据台湾国家图书馆统计,台湾出版的新书中逾两成为翻译图书,翻译也以漫画、儿童、文史等居多,阅读人群相对少数的专业学术著作,是否有必要进行翻译并引进?

有读者认为翻译的核心是围绕原文的目的,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学性就会“再造重生甚至重新创造”,怎样才是好的翻译作品?你看到的翻译文有哪些问题?

读者 Ho Wai 援引两位中国外文译者陆大鹏和强朝晖的意见,在端传媒尊享会员脸书群组中发起有关学术著作应否翻译成中文的讨论,经读者同意,端传媒社群组转载议题。(撰文:实习记者黄绮婧)

曾翻译《1453:君士坦丁堡》、英德语知名译者陆大鹏撰文认为,只有大众书才值得被翻译引进,而狭意的学术著作则引进意义较小。同为社科文献译者的强朝晖则认为,很难要求每位研究者都能拥有直接阅读(并准确理解)原文的能力,因而翻译对学术研究同样重要。

据统计,2017年台湾出版的约四万种新书中,有超过两成是翻译图书。原版图书主要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及韩国。而翻译最多为漫画书,占整体翻译图书的两成,其次为儿童读物、小说、医学家政、人文史地、心理励志等。

陆大鹏在《有很多书,根本不该翻译引进到中国》一文中,将“学术书”定义为:“只有本专业的人会读,其他人一般不会读的书。”陆大鹏认为这类学术著作普通读者不会涉猎,而研究者理应阅读原版。学术著作中译版的出现背后原因是学术界外语能力不足所致,所以他认为学者应该提升外语能力。

陆援引过去与英国知名文学经纪人乔治娜·卡佩尔的话,指出对英语图书而言,中国近几年已取代过去德国第一翻译大国的位置,中国从英文世界中的翻译引进是非常惊人的。然而,庞大的翻译体量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是中国出版社竞争下哄抬版权价格,二是现存学术翻译著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有些学者、教授往往把翻译的工作指派给学生完成,难以保证翻译本质量。

此外,陆大鹏也提及,目前翻译业界的译者薪酬问题同样亟待解决,“在金钱方面克扣剥削译者的现象很常见,国营出版社和民营公司都有这样的劣迹。”

德语译者、曾翻译《世界的演变——19世纪历史》的强朝晖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国学术界普遍能够熟练掌握英语,有能力阅读英语书写的学术著作。相反,却不是每个学者都能掌握英语以外的外语,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引进外语如德语的学术著作。

《这些书不该翻译引进到中国吗?|与陆大鹏商榷》一文中,强朝晖表示,驱使他开展翻译学术著作的动力是源自一次翻译经历。原本他与另一位语言专业的同行合作,翻译《世界的演变——19世纪历史》。及后他担心自己学术水平能力不足,又找来历史教授,最终三人合力完成。但出版前夕校对才发现教授翻译能力不足,导致翻译本需要重新校对。他意识到学术著作的译本对于提高中国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性,于是立志成为翻译学术著作的译者。

读者 Ho__ 认为阅读学术著作中译版的价值在于减省查字典的时间,他会先将中译版略读,再细阅英文原版。另外也能透过对比译文和原文,从中阅读译者的内心想法,再追溯理解原文。

Ho__ 举例到,因不理解某部欧洲哲学文章所批评的意涵,便找来中译版阅读,却发现译文全部相反或离题万丈,而原因是译者便是原文所批评的类型,因而也无法理解原文所指。“透过研究原文——译文的意义偏差,理解译者的想法,最后成功理解了原文的意思。一般人也许恨透这译者的垃圾译文,但对我来说却是珍贵的研究材料。”

读者 Wang__ 认为双语阅读的例子属少数,所以翻译的前设是假设目标语言受众群精通目标语言而非源语言。他认为翻译的核心是围绕原文的目的,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学性就会“再造重生甚至重新创造。”

阅读人群相对少数的专业学术著作,是否有必要进行翻译引进?打破语言壁垒是学者们的必备素质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