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马凯、马建、巴丢草,连续三起异议者事件,香港言论自由已岌岌可危了吗?

“大馆”以“不愿见到大馆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拒绝中国流亡作家马建的活动,你怎么看?

2018年11月9日,流亡海外的中国异见作家马建于傍晚抵港,在抵港大堂见记者。

2018年11月9日,流亡海外的中国异见作家马建于傍晚抵港,在抵港大堂见记者。摄:端传媒

端小二2018-11-09 发起

“大馆”以“不愿见到大馆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拒绝中国流亡作家马建的活动,有人指大馆所为已与“促进政治利益”无异,你认同吗?

巴丢草、马凯、马建,连日内香港连续三起打压异议者事件,有人忧虑这是香港言论自由空间进一步缩小的讯号,有人认为有的是民间自我审查,你怎么看?

七个传媒组织发表联合声明指“过去一周是香港言论自由史上的黑暗日子”,香港言论自由已岌岌可危了吗?

在11月2日政治漫画家巴丢草的香港展览被主办方以安全考虑取消后,11月8日晚,中国流亡作家马建原订于10日举办的两场讲座也因场地方称不愿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而被迫取消和寻找替代场地;同日,《金融时报》报导指其早前工作签证被拒的亚洲编辑马凯(Victor Mallet)昨日以旅客身分入港再度遭拒。

近日来连续三起异议者在港被打压的事件引发众人对香港言论自由空间收缩的忧虑,香港立法会议员毛孟静担心连续的事件造成“骨牌效应”,《彭博社》11月9日发文指“有些国家可能已将香港视为‘中国的另一个城市’(Some nations may already see Hong Kong as ‘just another Chinese city’)”。

在11月6日结束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中国5年一度的普遍定期审议中,政务司司长张建宗称,“近期对香港一些人权状况的关注,是不必要、毫无根据、不成立的(unwarranted, unfounded and unsubstantiated),是出于误解和对香港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所致。”更含蓄回应香港外国记者会第一副主席、《金融时报》亚洲新闻总编辑马凯(Victor Mallet)签证被拒事件指,“所有这类决定均由入境处根据香港法律及现行政策,并考虑到每宗个案的个别情况而作出。任何关于香港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受到威胁的忧虑都是毫无根据的。”

包括香港记者协会、香港摄影记者协会、独立评论人协会等7 个传媒组织9日发表联合声明,指“过去一周是香港言论自由史上的黑暗日子”,警告事态发展已为香港言论自由打响“三记丧钟”,“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关键所系......真理得以辩明,信息得以流通,香港成为获得国际信任的最自由经济体。”

中国流亡作家马建

8日晚,流亡英国的中国作家马建原订于周六(10日)在大馆举办的两场香港国际文学节讲座也遭场地方取消,目前由香港赛马会营运的大馆称“不愿见到大馆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其今日(9日)下午抵港成功入境后再度被通知转换的活动场地 The Annex 也拒绝举办讲座。

马建本人9日下午在Twitter中回应大馆到,自己是小说作家而非社运人士,并不会宣传个人的“政治利益”,出席文学节也是想研讨其新作《中国梦》。马建表示,“我的‘政治’很简单:我相信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失去他们,人生将没有意义。”

而转换场地后再度遭拒的马建则表示很难过,预计下周一(12日)返伦敦,在港期间会与文化届朋友谈小说和文学。

I wouldn't use Tai Kwun as a platform to promote my 'political interests'. I'm a novelist, not an activist, and am attending the Festival to discuss my new novel, China Dream. My 'politics' are simple: I believe in free thought and free speech. Without them, life has no meaning.

马建 Ma Jian

香港国际文学节于2001年成立,每年11月会邀请世界其他地区及本地作家和读者交流,今年其主题为女权主义、LGBTQ+及文学共融、旅游写作,并选址于大馆举行为期10天的活动。

65岁的马建则计划在是次文学节中参加两场活动。一场是出席“香港文学透视”座谈会,与香港作家韩丽珠及吴美筠对谈探讨香港文学的现况及未来。另一场则是“马建:中国梦”的讲座,主要分享其上周在英国出版的新作《中国梦》(China Dream),内容多有对当代中国政治及社会现状的讽刺。出版方更描述该书指“对极权主义的辛辣讽刺,揭示了一个国家被唯物主义蒙蔽并由暴力与谎言统治会是什么后果”。

马建1986年移居香港,87年发布作品《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随后因涉及藏族内容被禁;89年见证六四事件的马建又创作小说《北京植物人》,97年至德国鲁尔大学任教,99年移居伦敦。其2008年以六四运动为背景写作的《肉之土》亦成中国禁书,2011年,马建被中国政府禁止入境,其上一次到香港国际文学节是2013年。

马建指,是次活动已筹备半年,唯近日才接获通知称场地方取消,他表示不能确定被取消的原因,认为可能是大馆的自我审查,亦有可能是中国政府的动作。

马建对《纽约时报》表示,“过去,香港是文学艺术的乐土——一个我们觉得可以躲开中国,找到真正的思想自由的地方,但如今那个时代正在慢慢逝去。”

香港笔会主席杰森·Y·吴(Jason Y. Ng)在声明中表示,“这次取消活动的决定最低限度是一个自我审查的表现,为香港表达自由受威胁的一连串事件再加一笔。这次事件发生于一个以公帑斥资营运、以艺术及创意为招徕的场地,更具毁灭性。”

民主党中西区议员、大馆咨询委员会委员郑丽琼在早上的电台节目中表示,咨询委员会不干涉大馆行政,但认为“不愿见到大馆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仅是大馆总监简宁天个人说法,是次事件不可接受。作家吴美筠则指举措粗暴,大馆所为已与“促进政治利益”无异。作家韩丽珠表示自由与文学密不可分,是次事件或“引发了人们深层的恐惧,引发了禁绝和来不及的顺从”。

香港外国记者会第一副主席、金融时报亚洲编辑马凯(Victor Mallet)

继上个月《金融时报》亚洲编辑马凯(Victor Mallet)工作签证申请被拒后,其昨日(11月8日)以旅客身分到港,被入境处工作人员盘问数小时后再度被拒入境。马凯指官方除确认拒绝其入境外,并未提供任何理由。

马凯曾在今年8月以香港外国记者会第一副主席身分主持“香港民族党(已遭港府取缔)”召集人陈浩天应邀发表的演讲,10月港府绝批其续签的工作签证,且一直未有交代理由。

外国记者协会今早发表声明表示“震惊及困惑”,要求政府予以解释,指这是“完全不合理、严重、不相称的制裁”。香港入境处则表示不评论个案,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亦称与言论自由无关,每年均有不获批准的个案。

目前,17位香港外国记者协会前主席已向特首林郑月娥发出联署公开信,要求港府澄清是否继续支持言论自由;24名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也发表联合声明,批“港府沦为不折不扣的北京傀儡”;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则指此次事件是“独裁政权审查反对声音”的举措。

然而,建制派议员叶刘淑仪则称马凯再次入港是为了测试港府底线,更有民建联陈克勤称,估计马凯来港会做违反《基本法》和损害“一国两制”的事。

异议漫画家巴丢草

中国政治漫画家巴丢草原订于11月3日在香港黄竹坑举办首个国际个人展出“共歌”,然而主办方2日称遭北京当局威胁,基于安全被迫取消展览。

展览由香港独立网媒 Hong Kong Free Press、无国界记者(RSF)及国际特赦组织联合主办,定居于澳大利亚的巴丢草喜欢用讽刺和流行文化进行作品表现,常常以中共宣传的原型图像进行讽刺创作。

巴丢草、马凯、马建,连日内香港连续三起打压异议者事件,有人忧虑这是香港言论自由空间进一步缩小的讯号,有人认为有的是民间自我审查,你怎么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