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50年内得30个诺奖”——日本的“狂言”会提早实现吗?

日本政府在2001年提出“50年内得到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你认为日本能达标吗?这样的目标,对科研的发展是好是坏?

美国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因癌症治疗方面的成就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

美国的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因癌症治疗方面的成就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摄:Jonathan Nackstrand/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8-10-04 发起

日本早年提出“50年内得到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至今18年得18奖,你认为日本能达标吗?

有论者提出,以夺奖数目为目标,可能适得其反阻碍了科学发展,你认同吗?

你认为提升一国的科研能力,关键在于哪里?

2018年度的诺贝尔奖正陆续公布得奖者。10月1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本届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京都大学荣誉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共同获得。

71岁的艾利森和76岁的本庶佑分别研究“CTLA-4”和“PD-1”,发现透过这两种蛋白质,可以活化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此研究为癌症治疗带来重大突破,使免疫疗法成为继手术、化疗、放射线后,第4种癌症治疗法。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表示,癌症是人类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今年的获奖者创立了一个治疗癌症的全新理念,通过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内在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该发现是人类在与癌症战斗过程的一个里程碑。

2015年美国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被诊断出罹患皮肤癌黑色素瘤,他所接受的药物治疗就是本庶佑的研究成果,翌年他宣布已不再需要接受治疗。

免疫学家本庶佑是史上第26名得到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为原已在这个颁奖台上战绩彪炳的日本,再添一份荣誉。根据日经中文网统计,日本人获得诺奖最多的是物理学奖,至今共有11名日本人获得该奖,其次是化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诺贝尔奖六项奖项之中,日本人唯一没有拿过的是经济学奖。

2001年3月,日本内阁制定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日本在未来在诺贝尔奖等国际级科学奖的获奖量,要与欧洲主要国家看齐,争取在未来50年内得到30个诺贝尔奖。计划一出引起极大争议,不少科研人员认为,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没办法像工业生产般具目的性地“生产”。在该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也狠狠批评,日本政府“没有头脑”,发出“狂妄之言”。

中国官媒人民网日本版其后也刊登评论文章,形容“日本政府口出狂言”。评论认为,日本在科研投入大量资金,“但资金投入和技术基础并不一定导致得诺贝尔奖”。同时,评论也指出,日本“50年内得到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或许适得其反,“在这一目标下,科研体制可能失衡,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可能会投向易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认可的、容易出成果、快出成果的领域,忽略其他领域的基础研究,并误导部分科学家把得奖当成科研的目的,最终反而阻碍科学的发展。”

日本以诺贝尔奖的成绩回应了种种批评:千禧年以后,日本仅用了18年就获得18项诺贝尔奖,目标已完成大半。论者李建波归纳了日本“诺贝尔奖计划”如何获得快速进展:

  1. 注重基础研究:日本大学的基础研究都有保障,可以研究那些不会马上产生经济效益,而是要在十年、二十年后才可能大有用武之地的课题
  2. 保证研究经费:日本的科研经费长期维持在GDP3%以上,不会因为政府缩减财政预算而裁减
  3. 优化科研环境:科研人员基本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能自己计划和支配研究工作,也不会因为一段时间内没有科研成果而影响评价
  4. 维系学术传承:日本科学界非常注重维系学术传统,如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已形成学界公认的学派,持续产出诺贝尔奖得奖人
  5. 提升科研人员社会地位:日本科学家威望高,工资待遇丰厚。据“日本社会阶层与社会移动”调查,大学教研人员的职业威望仅次于法官和律师

然而,日本国内亦有潜在担忧,批评日本政府的学术研究预算增长缓慢,而且被指集中于特定领域、偏重实用和应用领域。《每日新闻》一篇报导指出日本科研界或会青黄不接,尽管日本科研成果在世界获得认可,但获奖的研究几乎都是三十多年前的成果,而不是近年开展的新研究方向。

根据共同通讯社报导,日本学术会议会长、京都大学校长山极寿一在本庶佑得奖后召开记者会,在恭贺该校教授得奖的同时,表示希望政府和产业界广泛支持基础研究。“广泛领域的基础研究不充实的话,就不会产生技术革新。”

提升一国的科研能力,关键在于哪里?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