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居礼夫人”该改用全名吗?

反对更名者认为这并非自然课纲需要关心的事,顺其自然就好;支持者则表示这是一种对抗过去性别刻板印象的教育,你怎么看?

居礼夫人。

居礼夫人。摄: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8-09-18 发起

教科书及教学使用的“居礼夫人”之名是否应当修改?修改或不修改分别会有怎样的影响?

反对更名者认为这并非自然课纲需要关心的事,顺其自然就好;支持者则表示这是一种对抗过去性别刻板印象的教育,你怎么看?

台湾教育部9月16日完成十二年国教课纲审议,“国中小暨普高自然领纲草案”历经几次波折终确定通过,然而有课审委员表示期待在未来教科书或教学中可以改“居礼夫人”称呼换作其全名,一语引发大量争议。

玛莉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获得物理学奖及化学奖)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是唯一获得两种不同科学诺贝尔奖的人。

据《联合报》,台湾教育部今年3月召开课审会审议大会时,曾因自然纲领草案叙述方式不够明晰有逾越总纲之嫌而退回修正,早前又因学习内容编码错误导致讨论大乱,16日三次送大会讨论后终获通过。自然领纲中新增内容学习条目:“各种本土科学知能(含原住民族科学与世界观)对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之启示”,同时特别要求,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发现过程,“陈述必须涵盖不同族群及性别等的贡献”。

台湾家长教育联盟理事长、课审委员谢国清表示,以后可能不会再有“居礼夫人”,而换为其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但因课纲未出现这个名字,所以期待未来教科书或老师教学时可以改变称呼。此番言论进而引起台湾社会对“Marie Curie”该如何翻译及是否应变革教学中称呼的讨论。

9月17日中午,总统府回应表示课审会只是提出原则性的建议,但尊重学者专家的专业讨论,在国际上这位女科学家多以“Marie Curie”称呼,诺贝尔奖基金会的官网中亦以其正式姓名显示,若站在平等和与国际同步的角度,课审委员的考量不失为正确方向。教育部国教署副署长戴淑芬同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课纲中并未直接提及不使用“居礼夫人”,但相关条文的精神确是希望以后教科书写到女性科学家名字时使用本名,而非什么夫人的称号。

然而,教育部却也在17日晚间发布新闻稿澄清称,“居礼夫人”更换名称“既无委员提案亦未经大会决议,仅是当天会议的讨论过程”,并指国教院现行公告翻译为“居礼夫人”,“居礼夫人一直都是居礼夫人”。因此,引来不少人质疑教育部朝令夕改。

波兰台北办事处脸书专页于今日(18日)傍晚回应了“居礼夫人”争议,表示“建议如果教科书提到时,能够使用她原本的姓名,而非是只用‘居礼夫人’来代替”。

“在欧洲,大家都知道她叫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而不是“居礼夫人”,教科书里也同样是用她的全名来介绍她的事迹,欧盟的人才培育计划Marie Skłodowska-Curie Actions也是采用她的全名。小编很高兴课纲委员能提出这一点,让大家能更清楚认知到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辩论:教科书及教学使用的“居礼夫人”之名是否应当修改?

反方:这并非自然课纲需要关心的事

台大公共卫生系教授季玮珠认为,这项提议是政治正确、性别平等矫枉过正,“以前女性结婚习惯要冠夫姓,时代不同,不能以现在的习惯要求过去。”

国民党市议员参选人钟沛君则指是“意识形态作祟的脑残点子”,更表示若做更改,则家长教小孩时也不能用“居礼夫人”这个词,甚至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也要改名做《爱玛・鲁奥》。

世新大学副校长游梓翔则叙述居礼家的过往表示,其老公是否可以叫“居礼先生”,还是一定要“皮耶‧居礼”,其女儿“伊雷娜‧居礼”结婚时决定一起将姓氏改为“约里奥‧居里”,“那我们该如何称呼‘居礼女婿’呢?”,他认为,这并非自然课纲需要关心的事,顺其自然就好。

正方:推进性别平等与消除刻板印象

时代力量市议员参选人林颖孟认为,从政的Hillary Clinton并不会被称为柯林顿夫人,然而2016年的波兰电影《Marie Curie》,却被台译为“居礼夫人”,“我们欠一个伟大科学家真正的名字太久”,并引述Marie Curie学生的话表示,其曾经就因女性身份遭受科学界和社会的蔑视与攻击,更换称呼并非“意识形态”问题。

媒体人王时齐认为,无论维基百科还是国际上的科学文献,这位杰出的波兰裔诺贝尔奖得主均被称为“Marie Curie”,而非“居礼夫人”,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全名一个则是指居礼先生的太太,“尊重人家的名字很难吗?”

媒体人朱家安则从刻板印象的角度考虑,他指出,过去在学术界性别和种族歧视的例子到处都是,并形成一些性别的刻板印象,“当我们因为刻板印象对别人有不公平的看法,我们自己未必会察觉。更糟糕的是,当刻板印象弥漫在社会上,相关族群的表现真的会受影响。”他引述史丹佛教育学者施瓦茨(Daniel L. Schwartz)对对抗刻板印象教育的建议——“如果要在墙上张贴科学家海报,应该也要加入女性科学家”,表示这与课审小组的决议几乎同一方向。

由波兰女孩蜜拉及其台湾丈夫叶士恺共同经营的脸书专页“波兰女孩x台湾男孩 在家环游世界”贴文从波兰人角度看如何称呼“Maria Skłodowska Curie”,文中表示,波兰人通常称她为 Skłodowska,这是她原本的波兰姓,或称Skłodowska-Curie,均不会单独称呼其为“居礼”, 更指Maria Curie保留原生家庭的姓氏而非直接在婚后换为丈夫姓,某种程度上表述了她的身份认同,而她生前也曾大力推进男女的教育平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