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食物、口音、童年、认同感、生活时长......家乡是被什么定义的?

家乡对你来说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提到家乡你会想到什么?

日本东京一架行驶中的列车。

日本东京一架行驶中的列车。摄: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8-07-01 发起

家乡是什么?家乡对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成长经历、环境认同、生活时长......家乡二字是被什么定义的?它是人生经历的指代,还是日后怀想的地点?

在流动性越来越大的如今,不少人选择做精神的异乡人,也有人转头追寻在地文化,在地与异旅的吸引力分别是什么?你又倾向于哪种精神归属?

家乡是什么?

鲁迅眼里大概是叉猹的闰土、斜对门的“豆腐西施”和那片海边碧绿的沙地,回忆时却因四周高墙的气闷和物是人非的悲哀而“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老舍可能会说起那个有“长著红酸枣的老城墙”、“花多菜多果子多”的北平,却又在某个胡同口,遇见挣扎于社会和生活漩涡中的车夫祥子。

把万水千山走遍的三毛不知会怎样作答,小二私心想或许是许下十二遍“但愿人长久”愿望,有著“你爱谈天,我爱笑”温馨的西班牙大迦纳利岛吧。

巷子里滋著油烟的小吃,屋院内操著乡音吆五喝六打牌的大爷,吵嚷又充满烟火气的街市,儿时在路边喂食的流浪猫狗......每每提及家乡一词,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意象总离不开食物、口音、草木景色,或童年往事。两个不时便会被提及的字眼,似乎成了某种习惯或某段记忆的指代,顺便还裹挟了怀想,或羁绊。

然而与此同时,“世界公民”的价值观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人们不再拘泥于出生地的客观限制,而将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置于更开放的状态。

作家胡晴舫就脱离了台湾作家过去普遍的“民国流离”或“本乡本土”的主题,转而以“流动旅人”的身份记录旅居城市中人物的故事。在此前端传媒的采访里胡提到:“台湾人是一个先天边缘的身份,好像没有什么天然是你的东西。作为台湾人,我要更用力,才会看到世界的样子。但作为台湾人,我也可以更自由去探讨什么叫身份,什么叫人,什么是人权,什么是自由,我与世界的关系。没有一整套稳定的价值系统接在我身上,所以我要自己去摸索,自己去定义。”

事实上,文学、音乐等文艺创作中的贴地和国际已成为两种脉络和趋势,一面是对在地化表达和描述的呼吁,另一面则是更开阔的思辨方式。家乡的意象,或许是区域化的特征,或许是亲情的羁绊,或许是在不断变动的认同,也或许是表达的灵感来源,家乡对你来说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提到家乡你会想到什么?

***

The Next Big Think 活屋十讲:第 4 堂【城市的论述变了 家乡的距离也变了吗】

对谈人:颜廷宪 X 告五人

“愈在地愈国际”不再是口号,它已然渗入当代创作人思维。对音乐人的认识,除了曲风与造型,我们还想探究养成他们的生态与家乡。从而使音乐史的族谱必须从单一发源的树状开始拓宽,长出多元的纵深。

颜廷宪:觉醒艺术负责人,17 岁玩乐团时因嘉义没有地方可以表演而创办了 Wake Up 音乐祭,2016 年在故乡开设了第一家展演空间“傲头厝”解决了嘉义没有演出场地的问题,现任金音奖顾问,也参与跨年晚会、台湾灯会...等大型演唱会顾问与演出安排,也是许多乐团国内外演出的巡回经理。

告五人:由双主唱、吉他、鼓的四人编制组成,来自北台湾两座潮湿的城市宜兰、台北,至此音乐作品天生带有高湿度。 擅长抒情摇滚、pop 曲风,并尝试加入迷幻、爵士、funk 等元素,创作淬炼自生活。 2017 年发行首张 EP《迷雾之子》,举行首次巡回演出,缔造北高三场皆 SOLD OUT 纪录。

时间:2018/07/04(三) 19:30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八德路一段1号 永丰 Legacy Taipei 音乐展演空间

【The Next Big Think 活屋十讲】

我们把 Legacy 变成一间活屋/他可以是讲堂、沙龙、舞台/你的房间或者整个小社会

这里不给你答案/这里要你把实验的火种埋入脑袋/思考、辩证、行动

九组乐团演出 二十位对谈者 一场压轴派对/还有 你 的思想舞台

每月一回 关于音乐与社会/各种可能的未来行动/不服来辩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