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从妇女节到女生节:这是父权上升,还是无伤大雅的商业活动?

“妇女节”变为“女生节”、“女王节”,“妇女”一词触碰了大众什么敏感区?

2016年,女权自媒体“@新媒体女性”及其他机构、志愿者号召女网友和高校学生重新回归三八妇女节的节日形式,强调女性平等政治权利和工作权利。图为意大利城市米兰的一个妇女节游行。

2016年,女权自媒体“@新媒体女性”及其他机构、志愿者号召女网友和高校学生重新回归三八妇女节的节日形式,强调女性平等政治权利和工作权利。图为意大利城市米兰的一个妇女节游行。摄:Marco Bertorello/AFP/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8-03-08 发起

从妇女节到女生节,是父权上升、性别不等?还是高校学生的自娱自乐?

商家用“女神”、“女王”促销,是女性经济及社会地位提升的讨好,还是女性形象固化的又一陷阱?

“妇女”一词为何被一次次摒弃,它触碰了大众思维的哪一块禁区?当我们在过妇女节时,我们在过什么?应该怎么过?

3月8日国际妇女节,起源于1908年纽约街头15000位妇女要求缩短工时、享有选举权等的抗争行动,是为纪念妇女权利运动的节日。然而,近年来大陆高校掀起过“女生节”的风波、诸多商家也在3月8日前后进行促销活动或打出不当公关标语等现象均为不少争取女性平权者所指摘。

大陆“女生节”据传由山东大学首倡,旨在“关爱女生,展现女生的风采”,形式包括男生赠送礼物、唱情歌、悬挂横幅等。其后该节日逐渐扩散至几乎所有大陆高校,并随2011年清华、北大悬挂的横幅在网上走红,成为全社会的节日。然而,“自从大一认识妳,从此电脑无AV”、“XX女生,我妈唯一指定的儿媳妇”、“你是我的耿耿于怀,明天娶你要不要来”等不少高校每年悬挂的横幅标语却被指充斥著性意淫、物化及性别歧视。

2016年,女权自媒体“@新媒体女性”及其他机构、志愿者策划了“反三七过三八”活动,号召女网友和高校学生重新回归三八妇女节的节日形式,强调女性平等政治权利和工作权利。他们认为,“妇女”因象征“年老色衰”而遭污名化,体现了父权回潮,在男性视角下以性资本来衡量女性价值,更体现了消费主义对女性的分化。女权主义者肖美丽指出,女生节的价值观依附于男性认可,将女性分位年轻貌美受过教育、已婚年长困于家务两类,因而,承认女生节赋予女生的“特权”,就是认同对于对应的女性群体的贬低。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女生节不过是高校男女的自娱自乐,如清华大学也有男生节,是仅次于女生节的大型学生节日。女生节与妇女节毫无冲突,更无需提升到权利、平等的高度。论者李思磐指出,女生节自身不成问题,如果仅因节日的存在或其无关权利而指责它,是不公平的,女生节的问题在于,“它就是一个试图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中,取代妇女节的节日。”

与此同时,妇女节自身的存在,也因为长期的去政治化,演变为全民狂欢的消费盛典。有网民调侃称,在中国,除了清明节,几乎所有的中西节日都可以变成消费节,妇女节也不例外。

有人指出,“三八节促销,最懂女人心”、“爱她就给她买,让她做一天女王”等广告促销标语中透露的消费导向和价值观令人堪忧:一方面是女性审美在商业宣传中的僵化,白瘦、年轻、妆容精致的亮丽形象标榜了评价女性的单一标准;另一方面是消费主义对女性角色的固化。论者侯虹斌指出,现在的独立女性极易与消费主义划等号,仿佛消费是女性的终极追求。尽管男性掌握了更多的财产,但商家不会鼓吹他们去消费,因为男性成功的定义比女性开阔太多。

然而也有网民认为“女王节”、“女神节”等称呼不过是商家借题促销的手段,不应被过度解读。有人更表示,“女王”是女性掌握独立经济、具备财产权的表现。

当我们在过妇女节时,我们在过什么?应该怎么过?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