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中药成分马兜铃酸被指致癌,你如何看待中医治疗?

前有屠呦呦获奖“为中医正名”,后有论文论证马兜铃酸与肝癌患病率高度相关,你怎么看待中医这门“经验科学”?

近期有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的文章显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图为上环的一家药材铺。

近期有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的文章显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图为上环的一家药材铺。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端小二2017-10-25 发起

被称为“经验科学”的中草药,是古人经验智慧的沉积,还是无根据的伪科学?

有人认为中药作用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人则宣称中药副作用较西药小,你怎么看?

这个研究结果会影响你对中医的信心吗?

10月18日,一篇论证食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可能引发基因突变致肝癌的研究论文,成为了科学杂志旗下转化医学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封面故事。研究团队称,马兜铃酸存在于许多中草药中,台湾肝癌高发或与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有关。

由台湾、新加坡、美国三地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以98位台湾肝癌患者为样本,耗时三年,发现其中78%的患者(76人)基因含有“马兜铃酸特有的基因突变指纹”。同时,他们利用国际公开的肝癌基因资料,分析了全球近1400个肝癌基因,发现“马兜铃酸特有的基因突变指纹”广泛出现在中国大陆、韩国及东南亚国家,日本、欧洲及北美则相对较少。

研究结果以《台湾和亚洲地区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为题,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中。

“中草药的阴暗面”

马兜铃酸是一种草药中的化合物,有抗炎症的作用,过去通常用于减重、治疗关节炎等,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显示马兜铃酸含很强的肾毒性及致癌性,与肾衰竭、泌尿道癌等疾病关联密切。《科学转化医学》期刊该论文的摘要中,将其描述为“中草药的阴暗面”。

据研究,马兜铃酸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可以直接与DNA加和,导致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TP53出现突变,使TP53中的“A:T”堿基对突变为“T:A”,从而诱发癌症。

研究者称,若将细胞生长比喻为行驶的汽车,则这种突变可以看作是一面抑制汽车的刹车一面猛踩油门。另外,由于马兜铃酸需通过人体的肝脏、肾脏进行代谢,因此这两大器官在病变中首当其冲。

事实上,早在1993年,一位比利时科学家就从1991年时短时间内出现的多位急性肾衰竭女性患者所使用的一种减肥药剂中,提取出了主要致病物马兜铃酸。

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出官方警告,告知公众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包括马兜铃、关木通、细辛、南木香、藤香、金耳环、乌金草等,并于2002年全面禁售含马兜铃酸的草药。

2003年,媒体报导北京同仁堂的“龙胆泻肝丸”导致逾百人患尿毒症,后发现其与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有关,大陆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同年宣布禁用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等5种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并用“木通”替代“关木通”。2004年,食药监总局下达对马兜铃酸科植物加强监管的文件,但并未对含马兜铃酸药品采取强制措施。

2003年,台湾宣布禁售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2004年,香港卫生署宣布停止进口及销售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及制剂。

目前,市面中仍有如复方蛇胆川贝散、胃福颗粒、润肺化痰丸等多种含马兜铃酸药品在正常销售。

反对:马兜铃酸与肝癌强相关结论有待商榷

马兜铃酸与肝癌强相关的论文出现后,有药师认为,这样的结论有待商榷。

药师陈进男认为,98位肝癌患者基因的样本数过低,不足以推定台湾近八成肝癌与马兜铃酸有关。同时,肝癌致病因子甚多,不能单一推定是马兜铃酸,且未阐明有“马兜铃酸特有的基因突变指纹”的76位患者,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是患病前还是患病后。

《三联生活周刊》也有记者撰文称《肝癌这口锅,马兜铃先不背》,他认为,该论文只是“相关性初步研究”,文中并未对患者是在患病前还是患病后吃含马兜铃酸的药材做解释。作者表示“基因突变不等于癌好不好?就算是癌也还有良性恶性之分好不好?”,并引用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报告,报告显示马兜铃酸与肾癌有相关关系,作者认为“肾癌不等于肝癌”。

中药的粉与黑

实际上,许多人印象中“治本、副作用小”的中草药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被质疑,频发的中药肝损害等不良中草药反应事故,不断挑战著对中药低毒的认知。目前,明确有肝脏毒性的重要药材有72种,包括何首乌、决明子、大黄等。

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茅益民医生曾撰文指出,“中药安全无毒,西药有毒”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他引述韩国及新加坡的报导,表示很多因不明原因转氨酶增高或严重肝损伤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有服用中药的历史。

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胡志远曾撰文认为,可以利用科研数据分析中草药中有危害及有药用价值的药材,让政府在停用高危害药物的同时指引中医师安全使用有药效而风险较低的中药材。

2015年,大陆中医药研究者屠呦呦以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此次获奖被很多人认为是为一直备受争议和质疑的传统中医药“正名”。然而,中草药的争论却不断因获奖、马兜铃酸论文事件等而愈发激烈。

前有屠呦呦获奖“为中医正名”,后有Science杂志封面论文论证马兜铃酸与肝癌患病率高度相关,或粉或黑里,我们该如何对待中草药?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