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公私合营“港人首置上车盘”,能否缔造官商民三赢?

香港特首林郑推首置上车盘,将与地产商合作,这是资源善用还是利益输送?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上于立法会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并于下午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

2017年10月11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上于立法会发表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并于下午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端小二2017-10-11 发起

林郑新推“港人首置上车盘”,所用土地拟为公私合营,有人质疑这会导致官商勾结,你怎么看?

目前地产商所拥有的土地不少为价值较低的新界农地,有人指出若“首置上车盘”使用这些土地,地产商能大大获利,有人则称赞三方共赢,你怎么看?

“港人首置上车盘”目标家庭月收入5.2至7万港元,全港共12万人有资格,这项措施对香港住房问题是否行之有效?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今日(10月11日)公布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政策涵盖管治、经济、土地房屋问题、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民生与科创为当中重点。

施政报告中,引起公众关注度较高的政策包括税制改革、首次置业上车盘、20亿市民公共交通补贴、增设中国历史为中学必修课、设立公务员学院等。另外,报告全文提及“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均超过20余次。

“民生中最严峻、最棘手、最复杂”的住房问题一直是香港焦点议题,林郑政府除提出以更多“绿置居”(注:“绿置居”是指单位定价低于传统居屋、以先导计划形式出售的房屋,主要出售给现有公屋租户的合资格“绿表”人士,由租客变为业主)取代出租公屋使得公屋轮候时间缩短外,也推出“港人首次置业先导计划”,让较高收入的家庭(单人月收入上限3.4万元)“重燃置业希望”。

“港人首置上车盘”是指政府通过地契条款与私人发展商作混合发展,兴建、出售指定数目的“首置”单位,购买者需是未在港置业的永久居民,收入介乎居屋收入限额和居屋限额加约三成之间,以目前居屋限额计算,即是月收入上限为3.4万港币的单身人士或总月收入上限为6.8万的二人或以上家庭。

林郑表示,“首置”单位的售价与面积会参考合资格人士的负担能力,并会限制转让年限。施政报告中称,政府拟于2018年年底在政府卖地表中选取一幅位于观塘安达臣道的住宅用地推行先导计划,约可提供1000个单位。

多家媒体在其后的记者会上,对“港人首置上车盘”提出疑问,质疑这项措施可能导致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林郑回应指,社会扣“官商勾结”的帽子不健康,认为政府土地在公营房屋上已供不应求,再将资源过多放置在首置上车盘未必会得到社会认同,但初期会以政府土地作计划试点。

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主席黄远辉认为这是一种三赢局面,即可善用地产商土地,政府又可较快提供上车盘,社会较高收入家庭又可以置业安居。

现任土地监察主席、民主党中委的李永达撰文提出,目前地产商的土地储备不少为多年前买入的新界农地,若林郑急于求成,地产商极可能要求将价值非常低的农地变为住宅地,地产商必然可从中获取巨大利益。此外,那些农地地处偏远且无道路和基础建设,若在计算开发成本时没有将这些涵盖在内,势必会变成纳税人资助地产商。

在早前香港电台(RTHK)举办的《城市论坛》中,前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成员关焯照认为,在现时土地供应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并不是合适时机推首置上车盘,应按次序先处理公营房屋供应。资深物业投资者汤文亮也认为只要按揭放宽一些,就不太需要有首置上车盘。

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曾焕平也对首置上车盘成效存疑,认为该计划所针对的人士以入息计算已能负担私人住宅,而私人住宅的症结在于高额楼价,若该类单位售价无折让,则难以助市民上车。

“港人首置上车盘”可以帮助更多港人购置房屋吗?你如何看待这项备受争议的房屋措施?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