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经济学奖得主说人类理性有限,我们都活在“不理性”中而不自知?

塞勒挑战了传统理性经济人假说而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家桂冠,你有哪些不自觉或自觉的不理性经济行为?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H. Thaler,他因为行为经济学研究得奖。图为2017年10月9日他获奖后在芝加哥大学举行记者会。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美国经济学家Richard H. Thaler,他因为行为经济学研究得奖。图为2017年10月9日他获奖后在芝加哥大学举行记者会。摄:Scott Olson/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7-10-10 发起

塞勒认为人类经济决策并非尊崇严格理性,在你经济决策中,“非理性”元素占了多少?

你能意识到自己的“非理性”行为吗?甚至是刻意为之?

若抛开经济学,理性主导的生活与感性主导的生活,你更喜欢哪一种?

瑞典皇家科学院昨日(10月9日)宣布,被誉为“行为经济学之父”的72岁美国经济学家塞勒(Richard H. Thaler)摘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塞勒现于芝加哥大学布思商业学院任教授,曾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重要经济顾问,还曾在获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孤注一掷(The Big Short)》中客串,饰演他自己。他曾出版《推力(Nudge)》、《不当行为(Misbehaving)》、《赢家的诅咒(The Winner’s Curse)》等多部著作,并在股市操作上有不错的成绩。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示,“Thaler的贡献在于让经济学更为人性。”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的大前提,即假设人类都是理性的,任何经济决策行为都会计算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塞勒的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与经济学进行整合,在经济决策中加入了情绪、个性、社会地位等心理因素的考量,对完全理性的假说表示质疑,并认为人类经济决策并非严格尊崇理性。纵然被誉为“行为经济学之父”,自嘲懒惰且不擅数学的塞勒,早期因挑战了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而被视为学术叛徒和备受争议的“歪门邪道”。

塞勒的行为心理学主要归纳为三个部分:

  1. “有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即人们会在头脑中建立各个单独的“心理帐户”以简化经济决策,并不会完全考虑所有可能性及长远后果
  2. “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s)”,即是指人们做决定时也会考虑社会公平,如雨天时商家为获利提高雨伞价格,消费者很可能会因认为这样的哄抬物价违反公平原则而不作购买
  3. “欠缺自制力(lack of self-control)”,是指人们常常会屈服于眼前的诱惑而放弃长远的好处

在其《不当行为》一书中,塞勒研究并列举了许多“常人干的蠢事”以印证“有限理性”:

  • 有人缴付了3万元的室内网球场会员费,却在两个月后罹患了网球肘,疼痛难忍却依然坚持忍痛打了三个月,因不想浪费已经缴纳的会员费。纵然经济学上看继续打球对财务并无帮助,人们依然无法忘怀自己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Sunk Cost,沉没成本)
  • 收藏家以300元购入的红酒现增值为3000元,但他却不愿卖出;他会偶尔开一瓶酒喝,却不想花3000元买酒。纵然从经济学上看,喝藏酒与买新酒的机会成本相同,但一般人都会选择前者
  • 丈夫在圣诞节收到了太太送的昂贵羊毛衫,他曾在店里遇到但狠不下心买,却开心地收下太太的礼物。然而这对夫妻的财产是共有的,两种方式从经济学上来看所花成本相同
  • 塞勒给一组学生以100分制打分,学生对72分的平均分表示不满,后来他将总分改为137分,纵然学生考试等级未变,但96分的均分却让多数学生感到高兴

事实上,在宣布得奖后,有记者曾询问塞勒是否会“人性地”花费900万瑞典克朗(约868万元港币)奖金,他回应称:“我会尽量不理性地花费!”

你曾有过哪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这些“非理性行为”为你的生活添了乐趣还是烦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