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教育应该培养“批判思维”还是“身份认同”?

中国国家教材委员会,台湾《十二年国教社会科领域课程纲要草案》,香港国民教育...教育中,身份认同和批判思维该怎样平衡?

中国南京举行的孔庙仪式上,学生穿著古代服式参加儒家仪式并一起读书。

中国南京举行的孔庙仪式上,学生穿著古代服式参加儒家仪式并一起读书。摄: VCG/VCG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7-07-10 发起

“批判思维”和“身份认同”矛盾吗?两者应该如何平衡?

对你而言,哪一种对你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更大?

在你的经验中,哪一种教育方式令你特别印象深刻?

7月6日,中国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有分析称,“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在中小学阶段,指的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在大专学界,则涉及政治、法学、历史,乃至涵盖社会科学领域。

在7月1日香港特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称“要注重教育,加强引导,著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心,支持,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较早前,特首林郑月娥也提出,要在幼儿阶段加强国民身份认同,引起争议。

无独有偶,台湾国家教育研究所也于7月3日发布《十二年国教社会科领域课程纲要草案》,其中,高中历史课纲最受争议。计划将课程原先的三个部分: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重新划分成三个区域:“台湾相关分域讨论”、“中国与东亚的交会”及“台湾与世界”。把原本独立成册的“中国史”划入“东亚史”的脉络,是否触及“史观”转变?有论者指出,争议的核心,是“我们到底要教给下一代怎样的历史?

教育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历史等科目的设计往往影响学子的身份认同。与此同时,现代教育同时强调批判思维。“身份认同”和“批判思维”之间,似乎存在着内在紧张。

以香港为例,2009年香港教育局落实改革,将通识教育(Liberal studies)划入新高中核心科目,并订明“批判思考”为核心能力。通识科教学实践一直惹来争议,立法会议员梁美芬便曾质疑,通识科将政治争议带入校园。此论调引起部分通识老师和改革者反对,他们指出通识科是要激发学生思考,培养独立批判、反思能力,拓宽学生识见。

在2012年,香港政府建议在中小学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建立学生的国民身分认同,培养国民素质。有关建议激起香港社会反抗,不少家长及学生批评,国民教育无异于“洗脑”,并发起活动抗议;学生抗争组织“学民思潮”亦在民间抗议中应运而生。最终,香港政府在庞大舆论压力下搁置“国民教育”。

教材规划的改革,影响着一代人的思维和认知,对于文史类教材及课程中是否应当涉及身份认同、身份认同与批判思维的比重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