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提到“宗教信仰”,你最先想到哪三个词?

“过去,我们以为不开心是因为穷;现在我们富了,可还是不开心。我们意识到有些东西缺失了,那便是精神生活。”

端小二2017-04-14 发起

近年,许多学者和分析认为,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对各种信仰的暴力打击后,中国在过去一二十年间经历了“惊人的宗教复兴”。曾获普立兹奖的美国驻华记者张彦(Ian Johnson)近日发表新书《The Souls of China: The Return of Religion After Mao》(中国灵魂:宗教在后毛泽东时代的回归),通过大量访问,刻画了中国汉族居民的宗教复兴状况。

书中一位受访者告诉张彦:“过去,我们以为不开心是因为穷;现在我们富了,可还是不开心。我们意识到有些东西缺失了,那便是精神生活。”宗教复兴中的中国人开始思考,物质富足之外,生活还有怎样更高的意义?如何找寻到这些意义或寄托?

一个世纪以前,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趋近尾声,社会学大宗韦伯在冬天的慕尼黑向学生演讲,并作出如此判断,“我们时代的命运将会是理性化和知性化,而更重要的是,世界的袪魅。”然而,现代化和科技进步并没有完全消除宗教的影响力。一方面主要宗教势力仍然庞大,同时各种小众宗教、极端宗教主义亦在世界范围找到信众,形成不容忽视的宗教力量。宗教“复兴”的趋势强劲,这不单是中国的情况,更是世界的情况。

你有宗教信仰吗?你什么时候接触并选择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你眼中宗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是与生俱来的信仰还是自主选择的寄托或救赎?

宗教信仰是精神世界的补充,还是无谓的迷信?

未来社会中,宗教还会继续存在吗?宗教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