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滤镜令人人成为摄影达人,影像还能记载真实吗?

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廖哲颐,正在台北朋丁举行个展《表层之下》,尝试以绘画揭开现代影像的表层。

端小二2017-04-11 发起

Mask, 2017 , 56 x 47 cm, oil on canvas。
Mask, 2017, 56 x 47 cm, oil on canvas, Che-yi Liao. 图:由嘉宾提供

当我们去餐厅食饭、去试新衣、去看展览、又或是化好了华丽的妆容,准备参加宴会,我们或许会很自然地掏出手机自拍一张,再上载到社交网络。之后几个小时的心思,都放到那照片能获得多少 like 之上。

随着科技进步和各种分享、修改软件的流行,拍一张“美”的照片不再困难。我们能够悉心打扮,思考镜头的角度,光源位置,图片中各样比例和平衡,再按下手机中的圆点。最后也许会加上一个 Instagram 独有的过滤镜,让照片顿时拥有某种尤如专业摄影的风格。而这一切完全不用他人干涉,只在我们的手机上完成。

当一张吸引人的照片出现在网路科技平台之上,很快地便会吸引另外一个人也上传一张引人注目的照片,好像是一股相互诱发的趋力,一张又一张自我发声(主宰)的影像、文字借着社交平台四处扩散。

自拍照赋予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自我表述方式。从古昔到今天,人们作为影像主体,存在于画作、专业摄影等艺术媒介之中,其姿态总是表现出当代的审美观念。而自拍照的流行,除了是一极为大众化的影像媒介,同时使我们能更自主地决定自我在影像中的表现。在一幅图像诞生之前,我们或已不经意地塑造了自我渴望的形象。而网路上群众的反应,时而偏激时而呈现奇观,其透过互动所反映出的价值观或力量往往大幅超越了照片本身的内容。

今天的圆桌,想要探讨这个稍为抽象,却又普遍的现象——在我们自拍的同时,我们心中想着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自己?在“看到”照片之际,我们有没有好奇过,这张照片背后有什么准备功夫?视觉美感底下,图像是如何被建构的呢?

我们邀请到来自台湾的艺术家廖哲颐来到圆桌,分享他对此现象的观察和创作经验。他最近的个展《表层之下》正在台北的“朋丁 Pon Ding”展出,把来自于网络世界的影像,以带氤氲气息的画风转化重现,尝试揭开图像表层,提供一种更开放的观看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重精心营造的表层?

当你看到不同的照片,有没有好奇过表面下的真实样貌?

影像,与真实有怎样的距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