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人工智能抢了我的工作,我做什么呢?

人类的工作都被科技取代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工作”这个概念吗?

端小二2017-03-15 发起

2017年2月7日,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了来自日本的通信机器人。
2017年2月7日,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了来自日本的通信机器人。摄:Carl Court/Getty Images

这世上幸运儿不多,大部分人或迟或早都需要求职。在职场中千回百转,只为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能够支持自己的生活,或更幸运地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总有人遍寻不获,或在心中害怕再没工作,或在令人枯燥的工作中营营役役,焦虑不安。你有没有想过,或许工作根本不能实现我们人生的主张,它甚至是我们生活种种痛苦的原因?

历史学者 James Livingston 在他的近作中,提出了这个大胆的想法。他指出,美国社会一直有“全民就职”(full employment)的迷思,认为工作市场能有效分配机会和财富,工作本身也能为漫无目标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构成规律。但这个迷思已面临挑战──美国失业率已低于6%,相当接近经济学家理解的全民就职,但财富仍然不均,有意义的工作仍然不足──“糟糕的工作根本不能解决任何社会问题。”

近年,媒体高频报导类似话题:在未来几十年,科技进步将大幅取代人类工作,不少行业将大幅裁员。诸如司机及技工等实体劳动的工作将被自动化机械取代,这个应该不难想像。令人意外的是,连会计师、财经分析师、医生等高学历工作,都将被日益精密的电脑取代,甚至新闻报导都可以由电脑完成撰写。有学者更大胆分析,在未来十年至廿年,全球近一半职位将被机器取代。过程中能创造有多少新职位,仍是未知之数。

正当大家为着未来可能失业而忧心忡忡,James Livingston 大胆地视失业为“解放”。人类无需继续从事苦闷无聊的工作,机械将更精准、更有效地处理社会事务。在不用为生计劳劳役役的未来,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以及更纯粹的人际相处。

在高度自动化的未来世界,当人类不须再从事沉闷枯燥的劳动工作,当生活上的“闲暇”比工作更长,人会闷得发慌?还是更可能实现自我对人生的愿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