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巴奈专访:陪蔡英文做总统,住在帐篷抗争七年的她回家了

“这就是最深的歧视,把你捧得高高的,然后转身让你掉到地上。所以我要留下来,提醒她、督促她。就这样过了七年。”

巴奈专访:陪蔡英文做总统,住在帐篷抗争七年的她回家了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与布农族丈夫那布、纪录片导演马跃・比吼,称为“巴那马”三人组。2016年蔡英文就任总统后,三人为了争取原住民族的转型正义,要求政府修改《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划设办法》,因而与族人走上凯道抗议。他们在凯道上扎营、办活动,表达他们的反对声音。几经警方驱赶,他们搭建的帐篷、艺术装置也不断被强制拆除,从凯道一路搬迁到二二八公园内。

没人能想到,他们坚持了2644天。直到蔡英文卸任,他们正式宣布随着蔡英文的卸任拆掉帐篷,终于“回家”。

在今年,巴奈与作者徐璐合著了新书《巴奈回家》。这本书纪录了巴奈作为一名原住民族权益倡议者、歌手、创作人的生命历程——尤其是七年来的经历,更是解答了大众对于“巴奈住帐篷抗议蔡英文”的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坚持了七年之久?让她们在恶劣的天气与环境下,被警力不断驱赶,被许多人遗忘,仍要坚持着在最显眼的位置“提醒蔡英文信守当初的承诺”?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原住民族歌手巴奈。摄:陈焯煇/端传媒



巴奈不是没有家,她与那布的家在台东,但为了抵抗,他们以帐篷为家,抗争七年。

2644天的帐篷生活,有人称之为“史诗级”的抗争。这场抗争,在他们眼中源自于信任的建立与瓦解,也是尊严的践踏与坚持,更是巴奈与那布为了“回家”而开始的路程。

走出捷运台大医院站一号出口,是二二八公园。公园内的一处公厕前,有一顶约两坪大(6.6平方公尺)的拼贴帐篷,橘色、绿色的帐篷与数把雨伞、遮阳的布料撑起这个空间。帐篷外挂着黄底红字“没有人是局外人”的毛巾、巴奈与总统蔡英文的合照,并大大写着一个“骗”字和夜宿凯道的天数。

“能不能把帐篷弄漂亮一点?”这是柯文哲当台北市长时看到他们帐篷说出的话。有人觉得破烂,有时被当成街友住的地方。巴奈只说,“我们不是来露营度假。”

帐篷外表没有明显的门,巴奈的解释是,“因为这是我家,没有门是告诉你,只能看,不要随便进来。好奇,就在外边呼唤我们,我们会出来跟你说话。”曾入内的人权团体工作者告诉我,里头就像是一个家里密不通风的房间,有衣服、充电器、生活用品,还有好多台电扇,“我没办法想像(在这里)住超过三天,但他们住了七年。”

帐篷距离总统府只有五百公尺,住在这里的巴奈每天都能望见总统府的高塔,甚至看见政府官员的黑头车经过。抗争的七年,他们逐渐被遗忘。

《巴奈回家:凯道.二二八公园的二六四四天》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