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疫下以数码艺术关注精神健康 Letting Go负面情绪后再Carry On向前行

“再见”两个中文字,可以有双重意义,既可以是真的道别,也可以是再次见面的意思。

点击hashtag选择舍弃,最终能留下来的,正是弥足珍贵的事物。 图:Ailey Chan

点击hashtag选择舍弃,最终能留下来的,正是弥足珍贵的事物。 图:Ailey Chan

文:张康静

刊登于 2021-07-15

#Pick-Up

如果将“再见”翻译成英文,前者就是Letting Go,后者是Carry On,两种情绪的处理,考验的是个人抗逆力。有本地策展人捉紧这两个概念,透过不同艺术形式增强公众的抗逆力,鼓励他们乐观面对生活,随心的说再见再见。另一位策展人则透过三种不同方式,探讨如何利用文化艺术,提高大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训练内省及反思能力。

创作总监Kingsley(左)说,现今世代资讯泛滥,令人对身边事物的感应变弱,联合策展人Eugenia(右)表示希望透过艺术,能令人重拾对生活的感应。 图:Ailey Chan
创作总监Kingsley(左)说,现今世代资讯泛滥,令人对身边事物的感应变弱,联合策展人Eugenia(右)表示希望透过艺术,能令人重拾对生活的感应。 图:Ailey Chan

“再见再见 (Letting Go. Carry On) ”分成“再见Letting Go”及“再见Carry On”两个部分,为香港艺术发展局“Arts Go Digital 艺术数码平台计划”的支持项目。联合策展人罗璧如(Eugenia)表示,“前者是想透过艺术探索和反思,向负面情绪及不开心的经历说再见,后者就要思考再次见面时,如何前行及面对未来,故此有两个不同的呈现。”负责此项目的创作总监伍韶劲(Kingsley)则表示,“『再见Letting Go』是较为内向的,由年青的新进艺术家策划,透过扩增实境(AR)技术进行反思,提供与自己对话的一个机会。『再见Carry On』的部分则较为着重互动性及社区性,由拥有艺术教育背景的资深艺术家带领一系列开放予公众参与的工作坊、练习及数码互动体验。但不论是Letting Go还是Carry On,两者是相辅相成,聚焦点都是希望带给公众一种复原能力。”

Kingsley(左)指出科技只是一个载体,纯粹透过科技令观众投入,Eugenia(右)也同意这个年代难以远离科技,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重要。 图:Ailey Chan
Kingsley(左)指出科技只是一个载体,纯粹透过科技令观众投入,Eugenia(右)也同意这个年代难以远离科技,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重要。 图:Ailey Chan

日常生活简单练习Carry On

先说Carry On的部分,Eugenia表示虽然五位艺术家本身有教职,在中学、艺术学院及大学从事教育工作,但平日的受众是学生,较少面对公众人士,“大家也看到近年疫情影响之下,公众人士不论任何年纪,也需要有方法去纾解个人想法及情绪,因此想利用这班艺术家在学院累积的教学经验,分享给社会大众。”工作坊已于今年3至5月期间完成,参与的既有年青人也有老人家,年龄范围相当广阔,从中可见不同年龄的人士,也有排解情绪的需要。

五位艺术家各自有不同背景:本身是雕塑家的岑恺怡(Debe)带领了《冰会忘记》线上雕塑工作坊,教大家用冰做雕塑;现居于爱沙尼亚的张景威(Reds),他的《三十二皂齿》工作坊与参加者一同制作肥皂牙齿;马琼珠(Ivy)带领的是绘画工作坊;Eugenia补充,“原本计划所有工作坊均以线上形式进行,不过由剧作家俞若玫(Cally)创作的《三条绿线,柔轫前行》工作坊,总共有三个工作坊,有两个与写作有关,余下的一个则牵涉身体舞动,所以带大家到大屿山贝澳的山上,进行形体动作的练习,希望透过练习,重新面对自己的身体,并以舞蹈的动作来舒压。”

剧作家俞若玫所带领的工作坊,与参加者到大屿山贝澳的山上,进行形体动作的练习,并以舞蹈的动作来舒压。
剧作家俞若玫所带领的工作坊,与参加者到大屿山贝澳的山上,进行形体动作的练习,并以舞蹈的动作来舒压。

不论用冰还是用肥皂,绘画还是写作,都是在家中可以随时做到的,“工作坊目的就是想大家在艺术家带领下有所启发,令他们日后于私人时间及空间,也可以继续练习及思考。Carry On是很主动的一大步,希望大众参与工作坊后,会有更多启示,如何面对未来生活。我们也将线上工作坊的内容及作品,以及与艺术家的访谈片段放上网站(https://lettinggocarryon.com),令未能参与的也能看到这些记录,启发他们日后遇到不开心的情绪时,如何主动应对这些情绪及困境。”

在AR手机画面中Letting Go

至于Letting Go的部分,九位新进视觉艺术家利用AR方式,在手机程式中用不同方法演绎Letting Go,Kingsley认为是较为实验性(Playful),例如郭绮苗(Aza)的《再见沉重》,在黄石码头找来十二块石头摆成石阵,于手机画面见到它们慢慢飘上半空,说明再沉重的东西也可以轻盈地升起;方智勇(Kelvin)的《呼气》则将荔枝窝的一棵有树洞的秋枫树,虚拟地搬到你的面前,可以于任何时候及空间向树洞说说秘密,分享内心的说话;“有些是较为沉重的,例如曾明辉(Kazaf)的《他们要往天上去的时候》,就是他经历不同人离开这个地方,于是记录下这些离开的人记忆中的天空;也有些是较为励志,例如麦颖欣(Wing)的《花落未须悲》会见到掉在地上的花瓣,然后慢慢升起及消失,带出就算行将消失也可欣赏当中的美,从中体会如何接受无常;还有马颖汶(Mandy)的《落日》,她收集了很多关于日落的句子,一边欣赏日落的画面,一边细阅句子,会发觉日落并非所有事情的终结,也可以是重生。”

碰一下虚拟的路边野草,它会消失,然后重现,教晓我们如何Letting go。 图:Ailey Chan
碰一下虚拟的路边野草,它会消失,然后重现,教晓我们如何Letting go。 图:Ailey Chan

一口气介绍了项目内容,Kingsley却说并没期望带来什么讯息,“尤其是当代艺术,很多时候是观众自己的反射,通过创作看到更多的自己,在这个讯息量超载的世界,日常听到及接收到的讯息很多,真正留给自己聆听内心需要的时间并不多,特别是在Letting Go这个题目上,能够给予自己更多时间去反思。”他更强调并没预期参与者做完以上的练习,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沉重的心情下,大家也明白要继续行下去是很困难,因此我们希望营造一起同行的感觉,即使各自面对不同困难,但其实并不孤独,无论选择Letting Go还是Carry On,只是透过不同的方法或步伐去纾困,最重要是有人陪你走下去。”Eugenia更以Carry On中李泳麒(Kalen)的《Epoh》工作坊为例,“这是个与摄影有关的工作坊,Epoh倒转来看就是Hope,我们时常也在说希望,现实上却并不容易带来希望,如果我们能以不同角度多作思考,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已找到希望,这正是Carry On项目想带出来的中心思想。”

能够完成两个项目,Kingsley说委实感激艺发局推出Arts Go Digital这个计划,“一方面鼓励了公众在疫情下可以用不同的数码方式去接触艺术;另一方面这两年对于各个岗位的创作人都很艰难,借着今次项目推动能力建构(capacity building)的概念,尤其是Letting Go的部分,九位新进视觉艺术家之前从未接触过AR或相关科技,透过计划学懂新的技能,也为他们缔造更多机会及渠道去继续自己的创作。”

AR技术令这棵远在荔枝窝的空心秋枫,近在你虚拟的眼前,让它聆听最深不见天的秘密。 图:Ailey Chan
AR技术令这棵远在荔枝窝的空心秋枫,近在你虚拟的眼前,让它聆听最深不见天的秘密。 图:Ailey Chan

以艺术引发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八年前,媒体艺术家王志勇在外地展出装置作品,以声音及视觉创造出一个沉思空间,有观众看罢很感触,甚至泪流满脸来多谢他,因而触发王志勇研究艺术背后为何有此力量,可以协助大众增进个人的精神福祉。“在过去的几年,我及我认识的很多艺术家都陷入了抑郁症和焦虑症,于是这个研究就由艺术工作者的精神健康开始,但启动研究后才发觉,香港这个地方向来以产品为主导,只记录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却没人记录艺术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及需求,无法开展研究,因此策划《艺术与脑袋》项目,能做个记录之余,更重要是引发新的讨论及交流,提高大家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王志勇说艺术家时常走不出自己的创作,容易衍生精神压力,但有压力却并非坏事,最重要是学懂“拎得起放得低”,能够清空思绪才有力继续创作。
王志勇说艺术家时常走不出自己的创作,容易衍生精神压力,但有压力却并非坏事,最重要是学懂“拎得起放得低”,能够清空思绪才有力继续创作。
“文艺脑友谈”其中一位受访者是彭秀慧,媒体艺术家王志勇表示期望透过她在市场上的认受性,唤起大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文艺脑友谈”其中一位受访者是彭秀慧,媒体艺术家王志勇表示期望透过她在市场上的认受性,唤起大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

既然要引起关注,王志勇选择与不同范畴的文艺工作者合作,邀请了文字工作者陈立怡、戏剧治疗师李思扬及本地多媒体艺术家叶国栋参与,创作出三个项目:“文艺脑友谈”以专题文章形式访问香港文艺圈中的工作者;“一沙一世界 - 虚拟版”将王志勇的灯光艺术装置化成手机应用程式及VR版本;“脑友研讨会”以研讨会形式分享整个跨学科探索过程。王志勇表示,“我的观众未必习惯透过阅读文字去了解装置,而阅读文字的人又未必会看我的装置,今次项目以跨学科方法进行,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观众,也同时能探讨不同文化创作模式,从中发掘新的视点。”

完成整个项目,王志勇强调不是要为精神健康立下什么结论,而是希望埋下种子,唤起公众对此的关注,“人是情绪主导的动物,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甚至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重新认识自己跟周遭的人与物的关系。尤其是艺术工作者不介意表达自我情绪,就更要学懂管理情绪,有好的精神健康,才有好的土壤创作出色的作品。因此别要边缘化或妖魔化精神健康议题,从小开始学习及明白心理健康是人权,透过艺术去处理精神健康及压力问题。”

王志勇的装置作品“一沙一世界”,在是次项目中转化成虚拟版,透过手机应用程式及VR版本呈现。
王志勇的装置作品“一沙一世界”,在是次项目中转化成虚拟版,透过手机应用程式及VR版本呈现。

Arts Go Digital艺术数码平台计划 香港艺术发展局推出“Arts Go Digital艺术数码平台计划”,资助68个艺术家或团体,进行数码或虚拟创作的艺术项目。艺术作品范畴涵盖舞蹈、戏剧、音乐、戏曲、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及媒体艺术、跨界别艺术等,部分作品揉合线上及线下活动,让观众能透过多种平台接触艺术创作。

有关网站:https://www.artsgodigital.hk/

作品简介:

《再见 Letting Go》

本项目为“再见再见(Letting Go.Carry On)”的上篇,由跨媒体艺术家伍韶劲策划,透过网上平台上的扩增实境(AR) 技术对“抗逆力”进行反思。九位青年新进艺术家的委约作品将反思、探讨抗逆力的命题,从而鼓励观众以积极的态度前面对困难,处理不安、无常与逆境。

《再见 Carry On》

本项目为“再见再见(Letting Go.Carry On)”的下篇,由1a空间主办。此部份委约五位拥有艺术教育背景的本地视觉艺术家,创作一系列开放予公众参与的工作坊、练习及数码互动体验。团队本着以艺术抗御现代生活挑战的信念,希望透过活动增强公众的抗逆力,并鼓励他们以“灵活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跨学科探索:艺术与脑袋》

本项目为一个探讨精神健康的多媒体计划,探讨如何利用文化艺术提高大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此项目分为三部分,包括关于香港文艺圈的精神健康专题故事的 “文艺脑友谈”; 灵感来自研究静观的体验装置 “一沙一世界—虚拟版”及跨学科创作与精神健康议题的“脑友研讨会”。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