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晚报:英国周日起接受BNO签证申请,中国宣布不再承认BNO护照

2020年6月4日在香港,一名出席“六四事件烛光悼念晚会”的港人举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身边则有人举起港英殖民时期的“香港旗”。

2020年6月4日在香港,一名出席“六四事件烛光悼念晚会”的港人举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身边则有人举起港英殖民时期的“香港旗”。摄:Tyrone Siu / Reuters

刊登于 2021-01-29

#新闻简报#BNO#香港移民潮#2019冠状病毒疫苗#国家安全法#新闻自由

英国周日起接受BNO签证申请,中国宣布不再承认BNO护照

英国政府公布,“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 护照)的香港持有人可于周日(31日)起为自己及家人预约申请到英国居留的“BNO 签证”。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发表声明,指出签证计划捍卫了英港同样珍视的自由和自治,他为计划深感自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于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方自周日起不再承认“所谓的 BNO 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及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留英五年可申请居留权、一年后可入籍英国

因应中国自去年6月底在港实施《港区国安法》,英国政府提出为 BNO 护照香港持有人及家属提供入籍途径的方案。英国当局于当地周五(29日)公布,拥有 BNO 身份的港人,不论所持的护照是否仍然有效、甚至即使护照已经遗失,均可于周日起申请 BNO 签证。

香港时间周日下午五时起,申请人可以在英国政府网站提出申请,预约到北角的签证申请中心提供指纹及办理手续。下月23日起,申请人更可以毋须亲赴签证申请中心,而透过手机应用程序“UK Immigration: ID Check”,扫描生物特征护照办理申请。

计划提供两个留英年期选项,申请人可以申请留英五年(费用为250英镑),或者申请留英两年半(费用为180英镑)、日后再续期。

留英期间,申请者可以读书及工作。若缴付医疗附加费,申请人还可以享用“国民保健服务”(NHS);若按一名成年申请者计,五年费用为3120英镑。假如申请人的子女未满18岁,子女可以免费入读官立学校。

然而,申请人暂时无法享受公共福利,即英国政府向居民提供的津贴或支援。在英国逗留五年后,申请人可以申请居留权,一年后可以入籍成为英国公民。

英国政府估计,首五年至少25.8万港人以 BNO 签证赴英

据估计,香港目前有近300万名 BNO 护照持有人,而合资格申请 BNO 签证的约有540万人。英国政府预计,BNO 签证开放申请的头五年,至少会有25.8万港人循此途径前往英国。

英国政府同时公布,过去半年有约7000名 BNO 护照持有人及其受养人,通过特许入境许可到英国居留。

首相约翰逊发表声明,指出计划为拥有 BNO 身份的港人在英生活、工作及安居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履行了英国政府对港人的承诺,反映英国与香港之间的深厚历史联系和友谊、捍卫了英国和香港同样珍视的自由和自治,他为计划感到自豪。

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指出英国背负对香港的历史责任,重申中国在港实施《港区国安法》明显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及国际法,强调英国不会对香港问题袖手旁观。内政大臣巴特尔(Priti Patel)则表示,期待迎接愿于英国落地生根及展开新生活的港人。

中方:英方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英国即将开始接受 BNO 签证申请,中国外交部认为英国是利用“BNO 问题”干预中国内政,扬言会作出有力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宣布,中方自周日起不再承认 BNO 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及身份证明。他批评英方罔顾香港已经回归(指主权移交)中国近24年的事实,不顾中方严正立场、“违背承诺,一意孤行”,炒作 BNO 问题以干预香港事务及中国内政,认为英方“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扬言,任何势力、任何情况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反对外部干预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则表示,中英双方曾就 BNO 问题互换备忘录,英方明确承诺不给予持有 BNO 护照的“香港中国公民”在英居留权。发言人认为,假如英方不顾中国强烈反对和一再交涉,而为相关人士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径,将是严重违背自身承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严重违反国际法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港府建议引入“智能电话卡实名登记制度”,舆论关注隐私问题

香港政府建议引入“智能电话卡实名登记制度”,即日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引起舆论对隐私问题的关注。

港府建议制度涵盖服务计划及储值卡(俗称:太空卡),储值卡用户必须向营运商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副本及资料;除非用户已经提供资料,否则持牌人不能启动有关电话卡。

另外,企业用户必须提供公司名称、商业登记、负责人资料等,每名用户可向每个电讯商购买最多三张储值卡。至于16岁以下人士,登记时必须得到一位“合适成人”,即家长或监护人确认。

港府宣称,建议引入制度是为了打击滥用电讯服务进行不法活动。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表示,储值卡让不法之徒可以避免被辨识、被调查及侦查,而即使犯案人士被捕,幕后犯罪集团主脑往往能够逍遥法外。

另外,建议提及执法部门可以因应“某些迫切或紧急理由”、而在没有法庭手令的情况下,向电讯商索取用户资料。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拒绝回应“迫切或紧急理由”是否与《港区国安法》所列罪行有关,仅重申今次立法旨在打击罪案,“对绝大部分守法的人绝对没有影响”。

民主党资讯科技及广播政策副发言人冼卓岚质疑,港府建议制度是企图全面监控市民,特别是市民的网上活动,显然带有政治目的。

美国诺瓦瓦克斯疫苗公布第三期临床测试报告,有效率近九成

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诺瓦瓦克斯(Novavax)就其研发的“2019 冠状病毒”疫苗 NVX-CoV2373 公布第三期临床测试报告,显示疫苗保护率达89.3%,对较早于英国发现之变种病毒株的有效率也达85.6%,但对较早于南非发现之病毒株的有效率只有60%。

第三期临床测试在英国进行,约15000名参与者的年龄介乎18岁至84岁。其中,占27%的65岁或以上人士需要接种两剂疫苗。

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对测试结果表示欢迎,指出当局会对疫苗展开评估。另外,诺瓦瓦克斯正与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商讨,预料会提出紧急使用申请。

2002年华尔街日报记者被杀案:巴基斯坦最高法院裁定四名疑犯无罪

美国《华尔街日报》时任记者珀尔(Daniel Pearl)于2002年在巴基斯坦遭绑架及杀害,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于当地周四(28日)推翻主谋谢赫(Omar Sheikh)及另外三人的所有定罪,驳回珀尔遗属及巴基斯坦政府的上诉

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担任《华尔街日报》南亚分社社长的珀尔在巴基斯坦展开对极端组织及激进份子的调查报导,但于2002年1月23日在南部城市卡拉奇失踪、九天后被斩首处决,行刑片段于同年2月21日被上载至互联网,轰动全球。

事后,谢赫被指假借接受访问,邀约珀尔到一间酒店会面,借机绑架及杀害珀尔,被认定为案件主谋。尽管谢赫一直否认杀害珀尔,但他与另外三名疑犯分别被裁定从事恐怖主义活动、谋杀、绑架勒索等罪名成立;谢赫被判死刑,另外三人被判囚终身。至今,谢赫等人已经服刑超过18年。

然而,十多年来陆续出现证据,显示杀害珀尔的未必是谢赫。2007年,于关塔那摩湾监狱服刑的恐怖组织阿尔盖达(al-Qaeda)第三号人物哈立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在一个美军闭门听证会上,承认当日是由他处决珀尔。2019年,谢赫在狱中写信,重申自己在案中只扮演次要角色。

去年4月,巴基斯坦下级法院以检控证据不足为理由,推翻针对谢赫及另外三人的原审裁决,裁定他们无罪。珀尔遗属及巴基斯坦政府分别提出上诉,但最高法院最终驳回上诉,裁定维持下级法院的裁决,下令即时释放四人,判决理由稍后公布。

珀尔遗属发表声明,就裁决表示震惊,促请巴基斯坦及美国政府介入以纠正不公义。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形容裁决冒犯了所有恐怖主义的受害者,透露巴基斯坦当局正研究复核裁决,而美国政府已经准备好在美国司法体系对谢赫提出检控。白宫发言人莎琪(Jen Psaki)透露,美方已经要求巴基斯坦当局研究将谢赫引渡到美国受审。

捷克跨党派领袖原则上同意排除中国企业于核电厂项目招标,中方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路透社报导,捷克跨党派领袖日前达成原则协议,同意排除中国企业于杜科瓦尼核电站建设项目的招标之外。中国驻捷克大使馆于当地周四(28日)提出抗议,批评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杜科瓦尼核电站的新机组建设项目总值数以十亿美元,为捷克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项目。报导指出,原本参与投标的除了中国广核集团,还有来自法国、韩国、美国及俄罗斯的企业。然而,捷克保安部门此前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建议排除中国及俄罗斯企业于今次项目之外。另外,北约(NATO)及欧盟也曾对俄罗斯企业的参与表达忧虑。

报导提到,捷克跨党派领袖忧虑,捷克未来可能会受中标企业所在的国家施压,因此原则上同意排除中广核等中国企业的投标,但暂时无意排除俄罗斯企业。招标条款的最终细节,仍然有待捷克政府决定。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捷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进入捷克市场设置人为障碍,敦促捷克切实恪守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为中国企业在当地正常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然而路透社提到,捷克总统泽曼(Miloš Zeman)一直倾向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但中国近年在捷克的多项投资项目最终未有实现,加上中国对捷克的大笔投资原本主要通过中国华信能源(CEFC)执行,但华信能源董事局主席叶简明于2018年受查以后,相关投资项目也随着华信能源的衰落而受到影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